第一章 雲山的靈異事件(1 / 2)

“山以雲名雲即山,雲生山頭山埋霧。山靜雲動雲無定,霧多山少山難分。”這首詩描繪的就是風景如畫山奇雲更奇的雲山。

雲山,湘西南名山,位於華國武岡市城南五公裏處,最高峰海拔一千三百七十二點五米,年平均氣溫十五度。是華國第六十九福地,亦稱“楚南勝地”。遠在隋唐間,便有佛教傳播,宋、明最盛,形成以勝力寺為中心的寺庵建築群,寺僧曾達五百人眾,現保存有一十四尊石砌僧塔,五十多快銘文碑刻,三處摩崖石刻及五公裏的青石板“秦人古道”。風景秀麗,素為旅遊勝地,古今名人題詠甚多;宋高宗趙構感歎曰“雲山七十一峰,煙雲變幻”,明代禮部主事潘應星曾提“仙橋橫漢”、“崖前簾水”等十景,並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雲山腳下有一古老村莊——雲山村,此處人傑地靈,古往今來,曾出過很多英雄豪傑,顯赫一時。

而人類走出地球,探索星際,縱橫宇宙的關鍵人物:鍾邵明,一九八一年橫空出生在山清水秀的雲山村,小時調皮搗蛋很是喜歡作弄人,極不安份極難管教,讓人寢食難安頭痛異常。同村之人包括其父母都熱切期盼他能快點長大,少一些讓人啼笑皆非而又惱火的尷尬事。

光陰如流水,逝者如斯夫!十八年一晃即過,如白駒過隙,似彈指一揮,有人無奈老去,有人悄然成長。鍾邵明也從牙牙學語的兒童長成一位身材高挑麵容俊秀的翩翩少年,酷愛閱讀,尤其那些天馬行空的網絡小說,乃是他的最愛,而後遺症就是雙眼高度近視,不得不在鼻梁上架上一副五百度近視眼鏡。

故事發生在他高三的寒假!這是一個寒冷的寒假!天寒地凍,北風呼嘯,天上灑著毛毛凍雨,讓人望而生畏難以鼓足出門的勇氣。

所幸鍾邵明已從學校回到了家,躲在他的小房間,看看書,做做高考模擬試卷,烤烤火,日子倒還易過。

這一天,他站在窗前,遠眺那高聳入雲的雲山,回憶昔日爬山的趣事,卻見雲山山頭鵝毛大雪正下得歡,紛紛揚揚飄飄渺渺,盤旋著,飛舞著,像一群活潑的小精靈在嬉戲玩鬧。雪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將山頭與山腳畫成兩個不同顏色的世界,山頭是白雪皚皚的白,山腳是枯黃老草與林木黃葉的黃。妙!在這寒冷的冬天,在這沒有任何現代娛樂的偏僻農村,看看雪景是最好的享受。

鍾邵明久久遠眺雲山山頭的雪景,隻覺心曠神怡,可惜太過遙遠看得朦朦朧朧很不清晰。他意猶未盡小心翼翼從抽屜裏摸出了一副望遠鏡,要用它再仔仔細細地欣賞雪景。

說起這幅望遠鏡,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隊幾千人的日軍在武岡的山區裏迷了路,繞來繞去分不清東南西北,最後好不容易抓住一個放牛娃,威脅他帶路去高沙,可是日國人的口音不標準,把高沙說成了高山。放牛娃一聽,“高山?”那在武岡隻有雲山最高,便心領神會帶著日軍直往雲山而去,山路荊棘叢生崎嶇難行,日軍一路走得東倒西歪累得筋疲力盡,被國軍及時察知了他們的行蹤,在燕家蕩出其不意伏擊,打得日軍丟盔棄甲潰敗而逃,全軍覆沒無一漏網,屍體遍布山穀荒野,肥了野草,飽了餓狼。

望遠鏡是鍾邵明爺爺在燕家蕩的山林裏撿來,被鍾邵明小時候霸占過去,是他童年最好最親密的玩伴,有他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這不,現在又有了它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