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談心交流(1 / 2)

林珍寶深受感動地說:“你說得沒錯,低年級老師實在不容易,既當媽又當老師的,一心撲在學生身上,具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啊!”

女教師興奮地說:“林董事長,你說到我們的心坎裏去了。聽到你這句話,什麼苦都變成甜的啦,滿腹的苦楚和抱怨,煩惱和無奈,也都煙消雲散了,甘願做一隻蜜蜂啦。確如一首古詩雲‘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啊!”

林珍寶激動地說:“你們貧困山區的老師著實不易哎,你的家在哪裏?是不是本村人?每天來回太辛苦了,不知要走多少裏路喔?”

“我家就在這個村上,離學校不遠,來回半個小時夠了,幾位親戚的孩子寄宿在我家,暑寒假才回去,我從早到晚都在學校忙個不停,根本沒有閑暇時間,連午休片刻都難以遂願。每天忙得暈頭轉向,疲憊不堪,沒有時間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我是個代課教師,隻上過初中,看著娃娃們念書,想想自己僅有初中文化的人,也有為人師表的一天,有時候我的眼淚便撲簌簌地掉了下來,好想好想上師範大學,可惜已經夢寐難求了。上課鈴響啦,不能再陪你們聊嘞,娃娃們等著聽課哩。”隨即一溜煙地跑出去了。

林珍寶示意慰問隊員,抽六個貧困學生,分別和他們隨意地交談。吩咐校長從一至六年級裏各選了一名貧困學生,年齡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七歲,三個女生三個男生。

一年級學生冉苗苗,今年七歲,小圓頭,橢圓形的臉蛋,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撲閃撲閃地打量著陌生人,羞怯怯地坐在林珍寶對麵的凳子上,彎腰下去,隻亮出一個頭。坐了一會兒便站起來說:“同誌,你好!我今年剛剛七歲,是井口村的,離這裏兩裏多路哩,家裏爺爺奶奶種地幹活,阿爸阿媽在城裏開早點攤,做饃饃賣的。我住在山外山村的表伯家裏,每個周末都自己走回去,周一早上天麻麻亮便上路走到學校。想念阿爸阿媽,可是他們都不來看我,太想念了就哭,羽阿姐說哭出來心裏就會好受點。羽阿姐待我們像親妹妹似的,大家可喜歡她啦。”

六年級的學生,白皓田,十三歲,也許是怕生膽怯,說話有點吞吞吐吐的,前言不搭後語似的,結結巴巴,聽著很費勁,但林珍寶聽明白了。家在虛竹村,距離學校約四裏,星期一早上到校,住在離校比較近一點的象陽村舅舅家裏,周末都要回家,有時候家長來接送,學習成績排名班上第一。早上在家吃了一個饅頭,喝了點開水,中午在食堂吃,有蛋炒飯和饃饃,還有羊肉和青菜,晚上回親戚家吃。每個學期父母付給舅舅家三百元生活費,舅舅家吃的雞蛋和麥片挺香的,在自己家裏吃不到。

其他幾位娃娃沒有多少話,隻說每天跑來跑去實在辛苦,感歎讀書識字不容易。最後說話的滿山峰同學,一口氣說了一大截話,令林珍寶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