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銳意創新(1 / 2)

“被子蠻厚的啦,衣服我都已帶來,如不夠改日可以去鶴慶縣山陽鄉集鎮上購買。薛老師,我把生活費和房租費先付給你吧,一個月多少錢?我付給你全年,怎麼樣?”

“這個別急,自家房農家菜,我兒子每個月給我們生活費。你沒有報酬,先留著自己用,我們不缺錢化,到年底再說吧!”

“不用到年底,我已經把現金帶來了,現在就給你,我放在身邊不方便,還是交給你夫人保管安全。”正說著,薛夫人來了。

“姑娘,什麼交給我保管呀?”

“噢,師母,我想把全年的房租和夥食費都給你,怎麼樣?”

“我聽老伴的,由他說了算。”

“薛老師,我先給你四千元,可以嗎?”

“太多了,家常便飯別計較,若你真的要付,兩千元夠了。”

“太少了,還有房租費呢?就四千元吧!”

“不用房租費,反正空著的,就付兩千元好了。”

陳玉琰拗不過他,給了他妻子兩千元。

“陳老師,我家先收你兩千元生活費,多餘還給你,明天我們去學校安排好學生的課桌凳,草擬一個學期的課程安排,怎麼樣?”

“薛老師,一切行動服從您的指揮。我什麼都不懂,努力向您學習備課、上課及管理學生的經驗,特別是如何和學生談心等等。您是否願意毫無保留地向我轉授教學經驗啊?”

“當然行,你大學畢業,一點就通,很快就會入門的。早點休息,我家早上八點吃飯,中午十二點,晚上五點。雲南天亮遲,同你們南方時差一個多小時,明天見,晚安!”

“明天見,晚安!”

翌日早飯後,祝文暄老師到薛老師家,他家在薛老師家上方,三個人一起來到胡森裏拉一師教學點。學校的前麵是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約一百米寬,水約有二十厘米深,石砧約一米多高,踏著石砧就能過河,沒有橋。

陳玉琰看著石砧困惑地問:“薛老師,學生每天跳石砧來來去去,心裏頗為忐忑不安的吧?有無發生過事故啊?我看著石砧心裏就誠惶誠恐的哩,低年級學生過石砧安全係數怎麼樣啊?萬一遇上漲大水,山洪暴發什麼的,石砧豈不被水流卷走,衝到下遊去啊!學校能正常上課嗎?”

薛慶明瞅著石砧微笑道:“陳老師,這裏的人走習慣了,沒到下大雨漲水的時候,問題不大,石砧間隔不到一尺,石麵寬平,低年級的學生也會自己過河,從沒有發生過學生落水的事情。可是到了漲大水時,要一個一個把學生背過河,遇到特大洪水,隻好停課作罷了。”

陳玉琰緊張兮兮地問:“噢,原來是這樣。那這裏漲大水的時候多嗎?”

薛慶明老師猶豫了一忽兒說:“一個學期,特別是上半年,至少有三次,下半年一二次而已,每年大致都是這個數。”

“嗯,我記住嘍。學校上遊也有農戶居住的,你們有沒有向政府要求造橋呀?”

“我們和上遊的村幹部聯手,每年都打報告要求政府造橋的,可是每次回複經費有限,項目不足分配,居住人口和學生不多,都被滯後了,勸我們暫時等待來年解決,我們也就沒信心再去要求了,等明年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