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地球與囚籠(1 / 3)

太空,3000多艘浮空還在進行地毯式的搜救任務,地球基地通告的影響已經開始凸顯。

卓明謙說的沒錯,如果在既定的規則內行事,基地的確沒有執法權。但基地的影響力卻能讓許多人生不如死。畢竟對於許多人來說,人活著錢沒了,絕對是一種酷刑。

有句話很矯情,但在這裏卻極為適用——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未曾見過光明。

對於絕大多數享受過半輩子榮華富貴的人來說,突然隻能過上窮光蛋的日子,的確比要了他們的命更難受,難受的程度跟曾經的地位跟財富成正比。所以基地的公告很精確的打到了一部分人的七寸上。

對於卓明謙來說,他需要做的一切隻是爭取些時間,讓這些人自己亂起來。

表態,等這些人亂來,再利用杜邦勒跟尼森·蒙巴頓這些親基地的外部力量快速推進並平息事態,讓基地回歸正常。

這就是卓明謙的全部計劃。

沒有太多花裏胡哨的東西,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無非是借用的了基地的影響力,還需要些時間醞釀。觀望需要時間,試探需要時間,當這些人感受到基地的意誌有多堅決之後,自然會做出最利己的選擇。

卓明謙不怕對麵聖人多。

那些不計較個人得失,悲天憫人之心爆棚的聖人們大都隻活躍在網絡上。他相信在壓力下這些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爭取完全的團結是忽悠陳曦的。卓明謙很清楚那隻是個願景。基地的長處在於能通過智腦彙聚足夠多的信息,讓決策者能快速判定出哪些人可以利用,哪些人得用來殺一儆百,哪些人是軟弱的騎牆派,哪些又是不可能改變信念的強硬分子。

就好像寧孑曾經對杜邦勒說的那句話,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基地真正強大的底蘊在哪裏。不止是月球上的基地,更不是天上三千多艘浮空船,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算力的人工智能,以及強大的篩選跟分析能力讓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秘密,隻有權限。

擁有多少權限,就能窺見多少秘密的權限。

其實那天在跟杜邦勒交談的時候,寧孑將三月抱起來在他眼前晃悠,並不隻是心血來潮,想讓三月在杜邦勒麵前露個臉,而是那個時候寧孑都沒把握基地走的這條路是否正確。

沒人喜歡各種陰謀,但各種陰謀本就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介入,讓所有在互聯網上出現過的秘密都變得透明,甚至可能讓每個人都變得透明。那個時候寧孑還沒想好該怎麼去限製這種權限。

好在十年過來了,在三月主導下的權限分配並沒有出現過問題。寧孑擔心的一些事情並沒有發生,到是基地能夠掌控的資源依然保持著最大化的利用效率,一直到今天。

當然,在卓明謙看來這些都是智腦的功勞。一台似乎深諳人性,總能給出最優解的電腦誰會不喜歡呢?

……

距離火星大概480萬公裏的深空裏,大型科研船誇父號正圍繞著疾馳的彗星不停的轉著圈。

想要重新進入彗星的軌道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好在對於飛船上的人來說早已經習慣了這種事情,完成太空計劃的過程無非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急不得。

最讓人鬱悶的其實還是這裏距離地球太遠,而且沒有開拓出固定的航路。這就導致沒有足夠的通信浮標保證通訊。每天隻能斷斷續續的接通地球的網絡,這也意味著在這艘船上絕大部分時間所有的電子設備隻能訪問船上的內網。

當然,即便都知道偶爾通訊能成功,除非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也沒誰會去連接地球的網絡。

一來通訊暢通的時間不固定;二來就算能連通網絡延時也足以讓早已經習慣了高速互聯網的人們感覺絕望,總之沒什麼意義。

沒有科研任務的時候,可以去瞭望塔欣賞宇宙的美景。

好吧,其實同樣沒什麼人對這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