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七章 堅決奉陪到底(1 / 2)

李文軍向專家和媒體介紹說:“這個實驗室是拿到國家科研基金後新建的,我們的不需要催化劑的生物柴油加工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了數篇影響因子超過1.0的論文。等投入批量化生產和使用之後,湘省的地溝油都不夠用了,我還需要去外省采購地溝油回來。”

這些人看到地溝油加進去,變成幹淨的生物柴油出來,覺得很新奇很驚訝,其中好些人還試坐試駕了添加生物柴油的越野車。

其實大家心裏都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帶著樣本走了。

然後幾級電視台都做了不同類別的,關於“文軍實業”“生物柴油”的節目,並先後播出,介紹了從隔油池取地溝油,到製成生物柴油並利用的全過程。

向大家科普了生物柴油:這是一種變廢為寶,熱量跟普通柴油一樣,尾氣卻幹淨得多的清潔能源。

環境部門和能源部門還蓋章說這是資源循環利用的典範,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科研項目。

然後報紙上大幅報道刊登了第三方獨立機構和官方對“文軍實業”的酒店和食堂食用油和菜品產品的檢測報告,顯示各項指標都符合國內和國際現行的食品標準。還配了食品廠生產車間,酒店和食堂後廚的照片。

“文軍實業”在報紙上頭版頭條嚴正聲明:對於不符合實際,刻意抹黑“文軍實業”名譽的個人和團體,追究法律責任到底,然後在一旁附上他們報案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文件。

文件上,報社和齊記者的名字特別醒目。

報社和齊記者拿不出任何證據支持他們的報道。

要是打官司,他們肯定是輸。

報社的社長有點慌,打電話來跟李文軍說:“哎呀,李董啊,這純粹是誤會。沒必要搞那麼大嘛?”

一直以來,各個企業都是巴不得跟報社搞好關係,像李文軍這樣硬鋼的,他還是第一次遇見。

這個報道上了之後,他們報紙的銷量劇增。

可見他們用李文軍來提振銷量的策略是對的,如果再能從李文軍這裏弄點廣告費就更好了。

李文軍說:“作為新聞和媒體工作者,應該尊重事實,而不是斷章取義,蹭熱度,嘩眾取寵。你們頭版頭條刊登的新聞,竟然不核實,沒有證據就瞎編亂造。對我們企業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現在影響已經造成了,你來說不要鬧這麼大?!大家都是成年人,對自己做的事情,說的話負責,是基本常識。這件事,我一定要追究到底,誰來說都沒有用。”

社長說:“我質疑你們的檢測報告的可信度。而且你現在沒問題,不代表你之前沒有問題、”

李文軍:“當時齊記者拍到我們清理地溝油,肯定追蹤拍攝了地溝油的去向。你既然一口咬定我們有問題,為什麼不把那些照片拿出來。如果那些照片能證明我們把地溝油運到了食品廠,還需要費這些口舌嗎?”

齊記者肯定拍了,不然也沒底氣說,隻要李文軍給錢就能有把握幫他恢複聲譽。

社長一哽。

齊記者確實拍到了運地溝油的車進“生物柴油研究所”的照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