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九章 總能找到辦法(1 / 2)

李文軍見五個人都不出聲:“啊喂,不要這麼沮喪嘛。買米-24的之前,我們不也是毫無頭緒嗎?辦法總比困難多。”

季青韜坐直了:“來,混蛋,我跟你講一個基本道理。人是社會性動物。你想辦成一件事,除了有錢,還得有關係,有人脈,知道嗎?沒有關係的話,你砸錢給人家,人家都未必會收你的。他們不忍心讓你難堪,我不怕。講得直白一點,法蘭克福車展這個大舞台,從骨子裏就瞧不上仿造他們的中國車。因為他們覺得,我們在剽竊。”

孔予禎:“難得啊,我竟然第一次跟你有了相同的意見。我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一次連我也要拉上?以前不都是你們出去狩獵,我負責在家接收就好了嗎。”

李文軍沒理孔予禎,對季青韜笑了笑:“老季這句話很對。不過我有個疑問,這個世界,有哪種技術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國家先發明創造出來,再被別人,別的國家學了過去,加以改進推廣應用呢?就不說四大發明,比如絲綢,瓷器,風箏,甚至是豆腐,火銃。那不都是中國人先發明,別的國家學了過去,加以改進嗎?怎麼他們學我們的時候正大光明,我們學他們就是剽竊了呢?”

其他五個人沉默了。

李文軍:“其實就算是現在他們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中國,從我這裏偷技術機密。這一點阿拙比我更清楚。”

他都懶得說保安部一年要抓到多少企圖把他們的技術泄露的內奸。

研究所那邊就更是重災區了。

所以他才要研發指紋鎖,虹膜掃描器放在重點實驗室的門上。

李文軍望向楊守拙。

楊守拙微微點頭。

季青韜抿嘴:“你說服我沒有用,你要說服德國人。”

李文軍笑了笑:“既然你說到人是社會性動物這事情了,我也多說兩句。你們知道有個六度空間理論嗎?又叫六度分割理論,six-degrees-of-separation。意思是世界上任何兩個人通過不超過六個人就可以建立起聯係。”

陶光明說:“不可能。”

李文軍說:“這不是我編造出來的,是一九二六年首先由一名匈牙利作家提出來,一九六七年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通過連鎖信件實驗證實。”

陶光明:“這事還能用實驗證實?”

“實驗”每天耳邊出現頻率最高就是這個詞。

李文軍這裏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實驗”“試驗”。

怎麼現在連個社會關係也能實驗?

李文軍說:“由一個人給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寫一封信,然後通過人手傳遞給自己認識的人的方式,最後所有信件通過最多六個人都送到了目標的手上。所以關係肯定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花力氣區找了。雷托就是這一理論的踐行者,所以他在土耳其才可以那麼快找到海峽的真正控製者。”

季青韜諷刺:“好,我現在就來證明一下這個理論的錯誤,比如我現在要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六個人能辦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