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零章 不能讓驢歇傻了(1 / 2)

縣城裏舊橋和修到一半的新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李文軍讓譚打雷帶著檢測工具把所有房屋和橋梁的基礎都探了一下傷。

結果顯示“文軍新城”的所有建築物、構築物都經受住了考驗,包括圍牆、水渠、便橋和大橋。

楊守拙這個時候才有空給李文軍打電話:“多謝你的衝鋒舟,真是及時雨,雪中炭,比之前軍隊配的皮劃艇快多了。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從番禺的市橋一路開船去沙灣。軍區說過一陣子來找你再定幾艘。”

雖然總覺得李文軍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可是確實是幫了大忙,救了很多人。

所以也隻能認了。

李文軍問:“地鐵還好吧。”

楊守拙:“還好,提前備了抽水機,不停的抽,總算是頂過去了。清理一下,過兩個月地鐵就要試運行了。你的列車呢。”

李文軍:“列車試運行好了。等著運到隧道裏去試運行。”

這一次洪災,粵省和湘省的省市電視台持續半個月時間都在反複播放抗洪搶險的畫麵,也被國家級電視台播放多次,所以印著“文軍實業”的衝鋒舟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那個衝鋒舟在洪水中劈風斬浪運送被困的群眾和病人,運送救援物資的畫麵深入身心。

無論是遠在蘇城的孔洛羽和孔樂凡,還是穗城的楊思遠和楊季常都指著電視上跟自己爸爸說:“李叔叔的船。”

然後孔予禎和楊守拙都不約而同在心裏罵了一句:可惡,被他裝到了。

這混蛋這麼大方,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

其他省份城市,隻要是曆史上發過洪災的或者建在河邊的,都跑來跟“文軍實業”訂購衝鋒舟。

畢竟老天爺的事情,誰能講的明白。

今年不發洪水,說不定明年就“歡迎來看海”。

李文軍對於這種訂單同意用最優惠價格,但是一個要求:現錢交易,不賒賬。誰來都一樣。

有些省份氣不過,回去要求本省的廠子自己研發,然後發現不行。

看著簡單的東西,其實技術要求也不低。

他們做出來的船,不是發動機進水燒了,就是玻璃鋼粘合不行滲水,要麼玻璃鋼強度不夠,要麼就不穩一開就翻;吃水太深容易擱淺,吃水太淺容易傾覆。

如果跟李文軍買發動機買玻璃鋼和黏合劑,算下來成本還不如直接買衝鋒舟呢。

他們也吃過好多次虧了,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咬牙切齒乖乖來跟李文軍買船。

真太氣人了,這混蛋是想壟斷水陸空,地上地下的所有交通工具的生產嗎?

李文軍又搞了個船舶廠,專門生產和研發船舶,先從改進衝鋒舟開始。

之前航空器材廠跟汽車廠罵罵咧咧說李文軍是個傻子的那些人,現在都很驚訝。

媽的,一場洪災也能讓他做出一門新生意來。

他是招財貔貅變的嗎?

陶光明跟唐兆年喝茶的時候說:“我跟你說,這混蛋要是把所有廠子的名字和他的職務寫上去,用蠅頭小字都要寫整整一頁A4紙。所以我建議他的名片印成那種折疊式的,像手風琴一樣可以拉開又折起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