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二章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1 / 2)

跟這個年代的人講造航天飛機的公司也在研發最先進的自行車,是講不通的。

隻能換個方向說服。

李文軍想了想,說:“因為汽車是給高端客戶的。摩托車卻是給平民百姓準備的。按照現在的經濟情況,汽車的銷售很快就會達到飽和。我們目前研發生產汽車隻是想走在國內同行的前麵。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國內普通市場,而是國際市場和國內高端人群。十年後,我們的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才會轉移到國內來。”

大家一聽汽車照做,就平靜了很多了。

李文軍接著說:“八萬塊錢的汽車,小城市買得起的人一隻手都數得完,大城市裏也不會超過五十個,而且一買就用十年。幾千塊錢的摩托車,很多人都買得起。而且速度和適應性比汽車還好,可以去農村,山區,隻要有條路就能走。幾乎沒有地域限製。”

大家剛才臉上的疑慮才淡了許多。

韓偉俊問:“按照李董說的,那就不是那種普通的三輪摩托車了。”

李文軍把他剛才放在麵前的那疊紙翻過來,在桌上攤開:“三輪子的摩托車好做,我們以後穩定生產了,可以做一些來做補充。兩個輪子的不好做,主要要家用,這是設計圖。”

然後大家好奇的拿起來看了看,然後不約而同在臉上露出了驚豔的神色。

這個摩托車,跟他們想象中的摩托車不能說不像,簡直就是毫無關係。

流暢的造型,像個子彈。兩個輪和把手,似乎是自行車的升級版,其實卻是裝了發動機的機甲。

光看圖片就能想象到這種摩托車騎著在路上奔馳時的痛快感覺,肯定像一道光,一道閃電。

這就是所有男人的夢想。

柳冬生興奮起來問:“這個時速能達到多少?”

李文軍說:“家用摩托車大概四十到六十公裏每小時。如果是賽車摩托的話,最高時速能達到三百公裏每小時。”

然後大家都“哇”了一聲。

家用摩托四十到六十公裏都足夠用了,而且如果隻要幾千塊錢就能買到,在場的好幾個人都在心裏說:“做出來的話,先自己搞一個玩玩。”

之前汽車生產出來,其實大家也都想弄一台,可是太貴了。不是李文軍賣得貴,而是成本確實要那麼高。

八萬塊錢,就算他們在廠裏工資高得離譜,一個月一百塊都要十年才能攢夠,所以壓根就不用想。

大家看著漂亮的汽車一輛一輛開出廠,自己卻開不上,心裏還是很有遺憾的。

現在摩托車就不同了,這個價格,可以接受。

大家忽然都能理解李文軍剛才說市場更廣闊的意思了。

李文軍說:“大家大概也看出來了,摩托車的速度跟汽車差不多。這也是我先做汽車,再做摩托車的另外一個原因。出於安全考慮。汽車是‘鐵包肉’,像個移動的鋼鐵房子把人保護在裏麵。有安全帶、有緩衝氣囊,稍微有點偏差,也不會出大問題。摩托車卻是‘肉包鐵’,速度快,除了頭盔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如果技術不成熟,一出問題必死無疑。我們雖然要賺錢,卻也要對顧客負責。在生產摩托車的同時也要研發高性能防撞頭盔。”

重生前,礦區留下的人跟他講趙林慘死的畫麵一直在他心裏縈繞:撞成了塊,散落一地,最後是他白發的父親帶了個麻袋來把他收殮埋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