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一載。
此時的大唐已是日漸式微,粉黛之下,皮肉俱衰。
已接連“野無遺賢”了好幾年,今年的遴選中終於有舉子脫穎而出,李隆基也坐不住了,決定親自舉行殿試。
楊國忠奏完南詔戰事捷報,帶領群臣表態:天降人才,乃聖人之福。
隻有李林甫麵色陰沉,默然不語。
轉眼已至殿試之日。
宣政殿內,兩個內侍揮筆疾書。
年輕的內侍正襟端坐,聲如細蚊:“適才聖人所吟‘貔虎振軍威’,可是貔貅的貔?”
旁邊稍年長的內侍一驚,知道讓人聽見了,可少不了招打。
斜眼瞥了瞥台上的皇帝,這才壓低聲音:“且記下,拿回去給阿翁定奪。”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詐虜腦塗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殿試上,自恃有才的皇帝李隆基,還沉浸於之前征討南詔大勝的喜悅中,當著天下眾才子的麵賣弄了一番,吟出了這首《旋師喜捷》。
他確是有才,卻不知自己被楊國忠給騙了。
鮮於仲通其實是敗在了南詔,六萬精銳葬身他鄉。
交完對策之後,李隆基叫住了李九州。
李九州是李藥師後人,名字很霸氣,先父在世時,曾訓誨他:男兒當胸懷九州。
他參加科考的目的也很霸氣:踏入仕途,取得權勢,從李隆基身邊拐走楊貴妃,阻止安史之亂。
看了卷首,見他是名門之後,李隆基便問起了天寶戰爭之策。
李九州本想以實相告,卻還是忍住了。
因為提前知道曆史,知道楊國忠為了掩其敗績,定會上議再伐。
李九州遂答道:“此戰雖勝,南詔未服,日後恐依舊會叛,臣以為當乘勝逐北擊之。”
而楊國忠此時也的確正在征募兵役,再征南詔隻是早晚之事。
跟其他考生自命清高不同,李九州在殿試上大拍李隆基、楊國忠、鮮於仲通三人馬屁,將這場敗仗吹得震古爍今。
這也是李隆基想聽的。
看著考生退畢,皇帝轉入屏風,微笑問道:“貴妃覺得這屆舉子如何?”
楊貴妃一直在屏風之後,殿試的情形聽得一清二楚。
“朝廷大事,自當是三郎做主,不過妾私以為,那名叫李九州的舉子還挺不錯。”
皇帝哈哈大笑,“我也這麼認為。”
出了大明宮,李九州長籲了一口氣。
李隆基沒那麼好忽悠。
自己堂堂一個穿越者,竟差點栽了跟頭。
想到這裏,李九州兀自捏了一把汗。
書僮張小鑼背起沉甸甸的箱籠,遠遠的揮手高呼:“阿郎,阿郎,我在這呢。”
李九州也衝他揮了揮手。
張小鑼像隻小鹿般,一溜煙跑到跟前。
“阿郎,你看那糖人可真有趣。”張小鑼指著不遠處一個小攤咽了咽口水。
李九州知他是想吃糖人,也更關心稀奇玩意,卻不問自己殿試如何。
便走過去,買了一個糖人遞到他手中。
順便在他腦袋上叩了一下,嗔道:“你個小鬼頭,一天到晚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