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群眾大會(1 / 2)

下午,徐家村,皂角樹下。

村長拉動麻繩,那口好久沒響過的破鐵鍾,“咣咣咣”地響了起來。

一片片的鏽斑便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

村長拍拍自己落上鏽斑的手,愣怔怔地看著那口破鍾:

“唉,多久沒響過了?!”

村長覺得,隻有這口破鍾能把全村人集合在一塊。

隻有下麵站滿烏拉拉的人。村長站在這皂角樹下的石階上。才有了氣魄和威嚴,他村長才像個村長。

今天,這口破鍾又敲響了。

幾個人抬了張桌子。擺在皂角樹下的石板台階上,又搬了兩把椅子,放在桌子後邊,又從大隊部拉出了一帶線的話筒。

這話筒有個塑料底座,放在桌子上,中間是個可調節高低的連接器,上麵是個話筒。話筒上還綁著一塊紅絲條。

看著懶懶散散的人,從四麵八方向皂角樹下走來。

村長立馬來了精神。

村民們有的從家裏邊搬著凳子來了,就坐在凳子上,沒搬凳子的或站在後邊或坐在周邊的石凳上。

老大爺叭嗒叭嗒地抽著早煙。

手勤的媳婦大娘們手裏納著鞋底子,納鞋底是針線中的力氣活,要把開成的厚厚的鞋底用線繩兒一針針納成細密的針角,使鞋底硬梆梆地,非常結實,走千裏串萬巷都不容易磨破。

當然,納底子並不容易,用針錐紮一下,大洋針從錐孔中穿過,把長長的線繩一抽一抽地拉過,到最後一段,挽到手上,用手勒緊。

鞋底上便出現了一個凸陷的地方,與前邊一排排的針角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格子花。非常好看而結實。

而女孩子力氣小,基本上是拿著鞋墊在納。

和納鞋底比較起來,鞋墊比較薄,納起來容易,但技巧上更難,要納成花、納成字、納成圖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農村人比誰家婆娘有本事,就是看他納的鞋底,做的鞋子,納的鞋墊,是不是好看。

開會,也是女人們針線活大比拚的時候,一邊聽著上邊的講話。一邊手中穿針引線一刻也不閑著,一邊看看其它人納得怎樣,心裏升起或仰慕或鄙視的情愫。

隻有幾個家裏生活滋潤的,才裝口袋點瓜籽,站在人一群中,邊聽邊磕。

當然,開會也是放娃的最佳時機。有抱著的,有拉著的,還有跟在後邊跑的。

人們紛紛議論:

“這是又咋的了?多久沒開會了,今天怎麼想起開會了?”

“誰知道呢?不會有什麼事情吧?”

“一會兒聽聽不就知道了。”

“肯定是有什麼重大事,要不,也不會把大家集合起來。”

“看這架勢會議時間不會短。桌子和凳子都擺上了。”

……

徐楓娘抱著瑤瑤。嫂子和小雪拉著童童,都來到了皂角樹下。徐楓說這次大會很重要,讓全家人都來聽聽。

當然徐楓聽到敲鍾就提前來了。

見了女人們,徐楓嘴甜,奶奶大娘嫂子嬸子地喊得清脆。

見到男的挨個遞煙,大爺大叔大伯大哥的喊得親熱。

村長看人到的差不多了,讓旁邊的人去大隊部把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請出來,示意大家不要亂說話,今天有重大事情宣布。

兩位穿著白襯衣,頭發梳得鋥亮的人手裏拿著一卷兒文件從大隊部走了出來,一個高而瘦,一個矮而胖,他們兩人坐到了桌子後邊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