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徐偉娶親(1 / 2)

細碎的光陰如長了腳一樣,不知不覺間慢慢地行走。

徐偉的結婚日子一天天臨近,徐楓也往家裏跑的更勤了。

雖然有二叔二嬸和娘這些長輩在忙碌,但這畢竟是徐楓重生以來家裏辦的第一件大事。

徐偉又事事都要聽聽徐楓的意見。

所以徐楓忙前忙後地幫忙。

終於,明天就是大喜之日,徐楓早早盯著各餐飲店的貨物出完。

還不到八點,徐楓就開著車,帶著孩子們回家了。

附近的鄉親已經在二嬸院子中幫忙了。

所有該借的桌子凳子鍋碗瓢盆前兩天都借了回來。

那時的農村娶媳婦嫁閨女,都是在自己家裏邊待客。

頭天開始,鄉鄰都要去幫忙。

院子中支上大鍋,該蒸饃的蒸饃,該炸燜子的炸燜子,該準備明天桌菜的準備桌菜。

引蔥的,切菜的,打下手的,統統是女人們。而掌勺的,做菜的則是村裏有廚藝的男人們大展身手的地方。

掌勺的待客匠是根據主家說的大概桌數,需要提前列好一個菜單的,像幹菜和能放的菜就提前備好。

像豆腐、肉這些就需要頭天再割回來。而徐楓早上就把肉都安排好了,回來時又捎了兩大塊豆腐。

一個大豆腐就是五十斤,兩個就是一百斤。是整塊模子壓成的。轢攵仦說蛧

大家見徐楓回來,都熱情地打著招呼,徐楓也給他們一個個遞著煙。說著笑著。

嫂子和小雪都來上圍腰幫起了忙,娘抱著瑤瑤,再照顧著自家的兩個孫子。

周圍都誇徐楓娘命好:

“現在徐楓這麼能幹,你兩個媳婦這麼孝順,孫子孫女又這麼可愛,你以後淨享福了。”

徐楓娘也樂嗬嗬得說:

“嗯嗯,是享福,隻要孩子們都好好的,咱這日子過著,就舒心。”

最高興的還是徐偉,經過了那麼多,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二叔是個悶葫蘆,辦事沒個有能力的管事的男人立在那兒是不行的。

所以徐偉就讓徐楓管所有事務。

頭天下午大喇趴就唱起了《朝陽溝》選段。

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

相處之中無話不談

我難忘你叫我看董存瑞

你記得我叫你看劉胡蘭

董存瑞為人民粉身碎骨

劉胡蘭為祖國把熱血流幹

咱看了一遍又一遍

……

那時候,豫中一帶,誰家辦喜事,是定要放《朝陽溝》的,這部耳熟能詳的豫劇。

大家也都愛聽。男女老少都能跟著哼唱。

就連小孩子,有些不懂詞的意思。但聽到大人們興奮起來,就唱幾句朝陽溝。耳濡目染,孩子們也就學會了哼唱。

這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豫劇《朝陽溝》的問世,無疑是現代戲的一個裏程碑式的作品,優美的旋律,生動的情節,再加上豫劇三團各位藝術家精湛的表演,使得這部作品一經問世便名聞全國。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徐楓重生前,《朝陽溝》中的大部分唱腔在中原地區仍還在廣為傳唱和流傳。

這部《朝陽溝》足足影響了豫中幾代人的生活。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豫劇。

喜事開辦,《朝陽溝》選段。

徐楓打過招呼,遞過煙後,帶著二狗他們就去貼喜字、貼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