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楓昨晚回家就考慮著今天怎樣把魚運到鎮上。
如果用魚簍,則要把魚簍卸掉,比較費事。
徐楓忽然靈機一動,想了個絕妙的辦法,
他找了幾塊木板,鋸鋸,釘釘,在架子車的四周都釘上了欄板。這樣運魚,就會方便很多。
徐家村本就靠近黃河。臨村而過的是洛河。洛河,古稱雒水,是黃河右岸重要支流。
即上古時期河洛地區的洛水。
洛河的發源地為陝西省渭南市,流經陝西省東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徐家村往前七八裏注入黃河。
洛河在中華文明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與黃河交彙為中心的地區被稱為“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河洛文化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曹植在途經洛河時,寫出了《洛神賦》。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洛神賦》用神女出洛水來寫出了洛河的美。
黃河水黃,洛河水清,在河洛彙流處,河麵上經緯分明。一清一黃。緩緩向東流去。
蔚為壯觀。以後是極好的風景遊覽區。
清晨的洛河顯得特別清幽。河水緩流,微風輕拂,波光粼粼,一路向北。
徐楓回家拉來了昨晚改裝好的架子車。小雪也跟來了,掂了一個大盆,水桶,還拿了一把鐮刀。
徐楓先去割了兩捆水草,把一些水草平鋪在架子車底板上。中間又用水草隔成了前後三個框格
讓二狗把魚簍裏的魚往大盆裏倒。
雖說徐家村魚種豐富,但常見的也就幾種。
第一種就是青魚,生長速度快、體型大是出了名的。
第二種就是黃河鯉魚。
這鯉魚在古代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說法,肉質細膩,營養豐富,也是出了名的。
第三種便是黃河鯰魚,黃河鯰魚是比較凶猛的魚類。
它們有著一張布滿了利齒的大嘴以及食肉的習性。
在傳聞中,能將黃河中的扁舟掀翻的就是黃河鯰魚。
這些還不算是稀有的。
最稀有的是鴿子魚,也叫北方銅魚,這魚可不簡單。
相傳是古代宮廷魚,專供皇室食用。
又雲“天上的鵝肉,山裏的雞,比不過黃河鴿子魚”,足見其珍貴程度。
而徐家村中,這種魚也更是常見。
徐楓讓小雪把倒入盆中的魚按魚種分類放入架子車上,那些小蝦小蟹倒入桶裏,回家慢慢揀。
徐楓把魚網掀開一個小口,也把魚分類往車上放。
剛開始,小雪好不容易才捉到盆裏蹦跳的魚,剛拿到手裏,魚搖頭擺尾,奮力掙紮。
啪嗒一下又掉到盆裏,濺起的水花打得小雪滿臉水珠。
徐楓看到她滑稽的神情,禁不住笑了。
小雪對徐楓說:
“我是不是特別笨?”
徐楓過來,笑著說:
“我家小雪聰明著呢,一點都不笨,是吧,二狗。”
二狗這口狗糧吃得,噎住了……
徐楓給小雪做示範講解:
直接大拇指與食指呈“u”形狀。
隻需要大拇指自然放在魚鰓下方一點點的部位,稍微在大拇指與食指根部使勁夾住魚。
而不是指尖頭部使勁按壓。
魚此時不會往上躥,隻會往下滑。
當魚下滑的時候,大拇指橫著自然而然的就卡到了鰓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