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趙青鬆登上報紙(1 / 2)

鑒於趙青鬆養豬發家,種果發財,大江村一度成為熱議焦點。

H省報社記者聞訊而來,說是要采訪趙青鬆。

趙青鬆不愛出這種風頭,想要拒絕,被村支書趙建東趕了上去。

記者來到趙青鬆家裏,很是感慨地說了一句:“我記得幾年前我來過這裏,當時是為了采訪咱們縣城裏的第二名,上了清大的女學生。”

趙青鬆頗為自豪:“那是我媳婦兒!”m.X520xs.Com

記者眼神一亮,抓著筆記本奮筆疾書寫了下來,這絕對這個爆點。

記者問趙青鬆:“您是怎麼決定種梨樹的呢?”

“在首都幹過水果批發,發現即便是政策未開放時,水果在城市的消費需求就很高了,不過主要也還是在城市,回到家鄉,聽老一輩說,咱們家鄉適合種梨,我手上沒什麼錢,買點兒樹苗是夠的,就選擇種梨了。”

記者記筆記的手頓了頓,心裏瘋狂反駁,你管五十畝地的梨樹苗叫一點兒?

筆鋒一轉,寫成趙青鬆投入所有身家去栽植梨樹......

為了更貼合人物形象,幾個記者扛著攝影機,要去到山上寫實采訪錄影,讓趙青鬆更無奈的是,還得讓他去豬場拍。

在梨山,記者提議讓趙青鬆舉著梨拍,趙青鬆不想,還好山上已經沒有幾個梨了。

在豬場的時候,那記者不知道怎麼想的,讓趙青鬆抱著一隻豬仔拍照。

想想就很寸。

趙青鬆能同意嗎?

不能!

最終隻有趙青鬆站在豬欄裏,還有梨樹下的照片刊登在了報紙上。

作者用了大幅的篇章,去寫了關於趙青鬆創業的事情。

從他搞豬場,到承包山頭種植梨樹。

為了讓趙青鬆的故事看起來更激勵人心,記者把自己從別人那裏聽來的,趙青鬆為了種植梨樹,同愛人兩地分居,三年的孤苦種植才有了今朝的收成......

記者還把趙青鬆因為怕重大雷雨摧毀梨山,曾經昏迷進醫院的事......

總之,把趙青鬆塑造成了有智慧,勤勞肯幹,能耐住寂寞的農村奮鬥青年。

積極歌頌了分田到戶的各種好處,側麵反映了該措施的正確性。

趙建東跑來找趙青鬆,問他願不願意帶著村裏麵的人去種梨。

養豬不是所有人都會養,但是種東西,就是農民的老本行,所以村民們認為,這個誰都能種,有人找到了趙建東,讓趙建東出頭,去找趙青鬆。

他作為村支書,滿腦子都是怎麼讓大江村名聲大噪,讓他這個村支書臉上兒有麵兒。

大江村裏分田到戶的時間,不是最早的,趙建東這兩年一直被別村壓著,沒想到趙青鬆沉寂三年,繼栗蓉後,讓大江村再次登上報紙。

趙建東一想,如果村裏家家戶戶,不說家家戶戶,就算有一半兒的人家種梨,等以後收成了,那他們大江村,不得成為致富模範村?

他的心就開始澎湃起來,立馬去找趙青鬆。

趙青鬆是非常樂意傳授經驗的,他說:“就是先富帶動後富,支書,你放心,這些我懂的,等過段時間,我梨樹的事情忙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