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跟你爹合計好了,俺們老兩口啊,麵朝黃土大半輩子了,一條腿兒都邁進棺材了,去城裏也幹不來生意,大概就是不去了。”
趙母是這麼回複栗蓉的。
在大江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老兩口真割舍不下。
栗蓉有些發愣,沒想到趙母她們不願意進城了,這就有些愁人了。
想了想,她退了一步:“爹娘,也不是立馬就要進城去,新學期得等到八九月份才能報名,這樣吧,到時候暑期我回來再說。”
如果到時候,趙家二老還是不願意去,栗蓉隻能帶小家夥去讓自己爸爸媽媽幫看著了。
栗家二老好像準備退休了,要是他們願意的話,可以幫她帶一兩年孩子。
反正不管怎麼說,她是要把小家夥帶去首都上學的,那邊的教育資源好。
年初八那天,宋小山來了,背著兒子,提了一大塊牛肉過來。
趙母拿宋小山當半個兒子,見他拿那麼多東西過來,有些半責怪道:“來就來唄,帶什麼東西啊。”
宋小山把東西遞過去:“哎,這有啥的,村裏兄弟宰了一頭牛,賣的比縣城便宜,俺買點兒來看看您,俺鬆哥年前也給俺們帶了不少東西,俺到今天才來給您拜晚年呢,嬸兒可別生氣。”
栗蓉倒是有些認不出來宋小山了,以前的宋小山瘦瘦精精的,看著跟個大小孩似地,估計是現在當爹了,人成熟了不少。
她招呼道:“小山啊?好久沒見了,變得越發穩重了。”
“嘿,要過日子嘛,不能吊兒郎當的了,”宋小山摸了摸自家兒子的腦袋,教他喊人,“叫嬸子。”
雖然已經過了初七,但見到新的小輩,栗蓉非常大氣地給宋小山兒子過年紅包。
宋小山不想要,推脫道:“給他幹啥呀,年前鬆哥上俺家給過一輪了。”
“你鬆哥是你鬆哥的,我是我的,快進屋坐吧,待會兒吃完飯再回去。”
“不吃了,”宋小山擺擺手,“俺媳婦兒家裏做著了,俺就是給送點牛肉過來,下次得空再聚唄。”
他這麼說了也不好留,栗蓉又拿了包奶糖給他帶回去吃。
宋小山拿來的肉有很多,栗蓉切了些留下了做菜,剩下的弄成手指頭一般大的肉條,醃好放油鍋裏炸。
完了炒香料放孜然粉進去炒一遍,做成牛肉幹。
拿牛肉做零嘴,真是夠奢侈的。
但栗蓉一向大手慣了,加上這牛肉也是宋小山因為趙青鬆的交情拿來的,所以就算她折騰完了,其他人也不會說什麼。
牛肉幹香香辣辣,吃起來更香。
自然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栗蓉還沒去首都呢,村裏就傳開了,說栗蓉要接老兩口去城裏過日子,都在羨慕趙母他們,養了好兒子,娶到了好兒媳。
人見著趙母都要提這麼一句。
趙母心裏頭高興,嘴裏卻說:“還沒那麼早呢,俺們還不想進去,等安安再大點兒,到時候進城讀書,俺再去帶孩子。”
這下好了,人人都知道趙母還不打算進城,不過聽意思是以後也是要進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