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鬆伸手往兜裏掏,手拳擱在栗蓉眼前,手指散開,一根鑰匙進到栗蓉眼裏。

“嗯?”栗蓉不解,“鑰匙?”

“對,鑰匙,”趙青鬆下巴微抬,“我租了間屋子,在咱們胡同外邊兒的巷子裏,打算賣水果,娘在家沒事也可以過去看著。”

“什麼?啥時候的事兒啊?”栗蓉又驚喜又意外,問,“你怎麼想到租房子的啊?你不是一直在忙嗎?”

“現在‘自由市場’沒什麼變化,但不是現在有開放政策了嗎?去‘自由市場’的人會越來越少,我認識的有好多個都租房子弄店鋪,光明正大支棱起來了!”

栗蓉剛逛完賣場回來,賣場實際上跟“自由市場”一樣,不再需要票,隻要錢。

但其實賣場的價格會比“自由市場”的要低,“自由市場”的存在就是因為有些人有錢沒票,在供銷社買不了東西,或者是有些沒有錢的人,拿東西去換錢票。

不要票的同時,價格會高,甚至翻倍。

而賣場裏的東西,不要票的同時,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賣場總會將“自由市場”淘汰。

趙青鬆在首都,跟人做水果生意,並不是拿水果回來,跟進貨一樣整天蹲在“自由市場”去賣。

小商販一天也就是百來斤的銷售,蹲一天還費時間。

他首都“自由市場”見著的那個南方人,手裏不少貨源,兩人合夥幹的是批發。

趙青鬆每天就是接貨點貨算賬,把手裏的貨分發出去。

現在租了屋子,趙青鬆打算弄一個水果店。

當然不是單純賣水果的那種,到時候還可以是可以做批發的,有店麵會更方便些。

“你之前從港市帶回來的手表,全部賣出去了?”

趙青鬆點點頭:“差不多了,還差幾個,不打算賣了,給大哥二哥留了兩個,還有幾個,到時候回家過年,給大哥還有小山他們帶回去。”

“啊,對了,現在的屋子應該不貴,怎麼租了不是買下?”栗蓉想到他當初偷偷買下四合院,開口揶揄他。

“咳~”趙青鬆清了清嗓子,“我也想過買,但是那地段好多人搶,就剩下這個還不錯的了,不過那房主隻租不賣。”

屋子還沒收拾好,還不能開業。

元旦放了幾天假,栗蓉趁著空閑時間,去裝修店麵。

這巷子路還挺寬,過小汽車綽綽有餘,不少房子都是在裝修,有的甚至已經開始營業了。

做什麼的都有。

賣場是國家試點的存在,低房租吸引了最先一批創業人士。

而這裏的街巷是自己選地方開店鋪,名氣還沒有那麼大,但也算是跟上了創業風潮。

栗蓉記得當時趙青鬆說的,這巷子好多房子都租賣出去了,他來的晚了點,剩下一家,隻租不賣。

她還以為這屋子位置會不好呢,不然怎麼一直留到了後麵?

當她來到趙青鬆租下的屋子時,一看驚了,這屋子,在街巷中間,門前的空當比其他的還要寬敞,簡直就是黃金地段。

“你來了啊?”趙青鬆正在收拾屋裏的垃圾,他前幾天就開始找人裝修店麵。

這時候的牆麵用的不是跟現代的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