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是否助漢?(1 / 2)

上文說到蕭恪急匆匆的被蕭賢叫回了幽州不知發生了何事,到了幽州後才知道原來是後漢受到北戎的突然襲擊被打的丟盔卸甲,而且劉知遠的大兒子也死於戰亂之中,而劉知遠畢竟年紀也大了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後一病不起,所以現在整個後漢就靠劉知遠的二兒子劉琦一個人在苦苦的堅守。由於後漢曾經幫助齊國擊敗了前秦,而且劉焉還嫁給了蕭恪所以劉琦就派人到齊國搬兵。蕭賢聽到消息就立即召回了蕭恪來共商對策,蕭恪聽到後漢被北戎圍困就對蕭賢說道:“後漢曾與我齊國有大恩,如今後漢遭到犬戎圍困我大齊當然應當出兵相助,而且齊漢唇齒相依,如果後漢被北戎攻下那我齊國就要直接與北戎接壤,我深恐從今以後我大齊百姓要受戎人之苦矣。”

蕭賢聽完考慮了一會就讓所有下人下去,整個大殿上就孤零零的剩了他與蕭恪兩兄弟。蕭賢見所有人都已下去,思慮良久終於說到:“六弟,你此次出訪中原國家可有何收獲啊?”

蕭恪見蕭賢不問解救後漢的對策反而是問及這次自己出訪中原國家的成果有所不解,但也隻能如是說道:“臣弟此次出訪中原國家隻感覺中國各國勢大,而且內政外交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恐怕近期我們的勢力還暫時不能向中原各國伸展,所以臣弟認為我們應該治理我們的大後方,待中國各國大亂時我們相機而動,如此才可一舉獲得天下。”

蕭賢頓了半天說道:“那你認為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是否還能向周邊國家有所發展?”

蕭恪看著蕭賢心中似乎有所明白但還是向向蕭賢問道:“臣弟不解主公何意?”

蕭賢看了一眼蕭恪說道:“你是個聰明人,難道真的不理解我的意思?”

蕭恪道:“臣弟剛剛說過中原各國雖然政局腐敗但還沒有觸及根本,所以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暫時還不能吞並他們。”

蕭賢道:“難道我們擴張實力隻能向中原國家擴張嗎?”

蕭恪道:“主公的意思莫非是後漢?”

蕭賢見蕭恪已經將那二字說出也就不再有所顧忌便說道:“對我指的就是後漢,如你所說中原各國勢大,雖然政令腐敗但還沒有觸及根本,中原各國的百姓還是熱愛自己的國家的,所以不能攻打。但是即便到那麼一天觸及根本,有道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我們精心的治理齊國,恐怕以齊國的實力還是不能啃下那些骨頭。而且你能預料到中原國家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動亂嗎?如果終我們一生也沒有發生動亂,難道我們還要將這幅擔子傳給我們的後人嗎?我們兩兄弟雖然占有這個位置才三年,但這三年我們哪一年不是從鮮血與鬥爭中摸爬滾打上來的。倒不是我們比別的君主強,隻是我們已經從鬥爭中鍛煉出了屬於這個時代的品格。所以有些事情就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完成,國家最終是要趨於統一的道理我想你也很明白,就算今日我們幫助後漢躲過這一劫,但總有一天為了國家的統一我們最終還是要和後漢的軍隊兵戎相向的。如今北戎襲擊後漢將後漢打的是屁滾尿流,這不就是上天可憐我們將後漢的地盤賜予我們嘛?你想想如果我們能夠擁有後漢的地盤,那麼我們的實力能夠迅速增強,這樣奪取天下的主動權就到了我們手上,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假以時日橫掃天下,完成我們先祖的意願,而這不也就是你所一直期望的嗎?”

蕭恪道:“主公我一直的意願雖然也是同一天下,可劉知遠他們好歹也是幫過我們的啊。以怨報德即便是小人也不願意,更何況君子乎?而且因為人家遇難的原因而趁火打劫,即便贏了我們今後還有什麼顏麵麵對其他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