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西涼權相(2 / 2)

在沙場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經驗。董卓在涼州從羽林郎開始,一直幹到軍司馬、郎中、廣武令、北部都尉、河東太守、破虜將軍等等,可以見到董卓的官職基本上全是武官。

而且從年輕時開始,董卓就一直在戰場上混跡:西北的羌人、黃巾軍、枹罕群賊、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等這些人都是董卓數十年來在戰場上遇到過的對手。董卓也經曆過失敗,就像黃巾之亂時。但這並不影響他經驗的積累,這些經曆反倒能給予他更多的東西。二十三年的軍旅生涯,將這個西北莽漢曆練成了一個通曉兵機、老謀深算的狐狸。

此時李儒又再次出列拜道:“嶽丈大人,或可聯絡鮮卑等外族,如此,公孫瓚必回兵去救,亦可聯絡泰山,琅琊等賊寇,許其重金,官職,如此,徐州陶恭祖必無心戀戰,聽聞孫堅有一子,即將行冠禮,嶽丈可遣一使者,許以秦晉之好。”

董卓聽後大笑道:“好,便按文優之言。”

李儒說道:“不過嶽丈大人仍要謹慎對戰,孫堅此人驍勇善戰,如果之前計不成,還需與其作戰,這頭江東猛虎,實乃我軍心腹大患,嶽丈大人還需小心斟酌人選。”

董卓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孫堅實乃猛虎,如果他同意與咱家結為秦晉之好便罷,若他不同意……爾等何人敢去對陣孫堅。”

話音落時,便見一將,身披銅子鎧,滿臉剛須硬茬,一臉橫肉滿麵的凶相,跟頭大狗熊一樣,昂首闊步而出,朗聲道:“末將華雄願往!”

董卓看了看來將,點頭道:“華將軍乃咱家麾下屈指可數的猛將,可為孫堅對手。”

李儒看了看華雄,尋思了一下,道:“嶽丈,華都督勇猛過人,乃我軍中上將,但聞南方諸侯不止孫堅一路,像是徐州丹陽精兵亦是不可小瞧,當另遣一軍,與華都督成掎角之勢,必勝算大增!”

董卓明白李儒的想法,是害怕華雄中了對方的奸計,於是對另外一將說道:“徐榮,便由你領一軍,與華雄成掎角之勢,汝二人必可大勝南軍,李傕,郭汜領一軍去戰河東諸侯,咱家親自前往中軍,會一會這諸侯中路大軍。爾等進兵,需的小心謹慎,不可有差池,不然,定斬不饒!”

“諾!”

關東聯軍這邊,眾諸侯在酸棗分別之後,便各自領了任務回去。陶謙,張超,孫堅也是一同駐軍於潁川,當夜,陶謙也是派人請孫堅,張超來到大帳中,商量下一步的進軍方略,陶商和孫策也是在大帳中。

孫堅言明探馬已經得到了消息,董卓派遣兩支兵馬前來,一路是西涼軍大都督華雄領步騎五萬,兵出滎陽借道嵩山,直奔陽人城殺來,而另有一路兵馬,乃是由董卓帳下的大將徐榮引領兩萬軍馬,繞道走長社,去取潁川的首府陽翟,斷眾人歸路。

此時此地有徐州軍一萬五千,孫堅軍三萬,張超軍一萬,張超畢竟是一介文人,此時已經不太敢說話了,哆哆嗦嗦的說:“董卓,為何派這麼多人來對付我們這一隻偏軍。”孫堅本就性格高傲,此時撇了一眼張超,也沒有說話。

陶謙與張超關係不錯,開口說道:“孟高無需驚慌,看來董卓是想先除掉我們這路南軍。以防止我們與中路大軍互為策應。文台將軍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對敵啊?”

孫堅起身,開口道:“華雄?便由我孫家軍去戰華雄,陶公和張太守去戰徐榮好了。”

陶謙正要開口應承,卻見陶商上前一步:“父親,伯父,張太守小侄有一個想法。”x33xs.com

孫堅抬頭看向陶商:“賢侄無需多禮,有什麼想法盡可說來。”

陶商說道:“我們可用當年田忌之計,以弱擋強,以強勝弱。”

“哦?”孫堅,陶謙等好奇的看向陶商。

“華雄勇猛,孫伯父雖說一定能戰勝華雄,但是耗費時間未免會耽誤一些,不如由我父徐州軍和張太守的兵馬來擋住華雄,以孫伯父之能,定能速勝徐榮,然後回軍夾擊華雄。”陶商說道。

孫堅越想越覺得可以,尤其是這孩子說話也好聽,於是說道:“好,便依賢侄之言,黃蓋。”

“末將在!”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出列拜道。

“你和策兒領兵一萬,協助陶公和張太守。”孫堅說道。

“諾!”

孫策看向陶商的目光中越發崇拜,在他的腦子裏隻有一個人可於陶商並肩。

說話間,哨兵來報,董卓使者請見孫堅。

。您提供大神天涯丶的三國之陶謙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