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過年(3)(2 / 2)

又是逛街,楊崢無疑對逛街有些頭疼,這丫頭可是購物狂,而自己每次都是悲催的搬運工。

“哥哥,長樂姐姐,我也要去。夏娃,你也去吧,長安城很好玩的。”華姑抹抹小嘴兒,顯然對逛街很有興趣。

走在長安城大街上,楊崢這才發現今天街上的人簡直太多了,八成大家都出來逛街了,溫暖的陽光照在長安城上,每個人臉上都笑的很燦爛。

而街道兩旁的商鋪也是擠滿了人,人們爭相購買各種商品,買賣雙方都是一臉的滿足。

看的出來大唐在經曆了連年的天災人禍之後,如今已然雨過天晴。首先還得歸功於朝廷的一係列政策的落實,李世民知人善任,大唐已經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能臣才吏,這些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幹得不錯,引領大唐走向正軌。與此同時,農業生產得到李世民的高度重視,在普及均田製的製度之下,農民獲取了能享有自主權的土地之後,幹勁兒很足,雖然有些地方遭遇了洪災、雪災,但是大唐的糧食依然持續攀高,各地挨餓的農民已經不多見了。農民有了收益,政府的賦稅也才有保證,國庫收入增加了,才能開發更多的項目,一環帶動一環,大唐的經濟也開始走向正軌。

商業也在這些基礎上發展壯大了起來,長安城的商鋪林立,吃的、穿的以及各種飾品,生意都日益火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也陸續湧進長安城,現在在長安城已經可以經常遇見胡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甚至歐羅巴人,他們在大唐推銷玉器、牲畜、葡萄酒、刀具等,同時采購大唐的絲綢、茶葉等,這種帶動雙邊經濟發展的手段雖然規模還很小,不過持續下去,必然會修成正果的,長安城隱約有發展成世界頭號大都市的跡象。

楊崢則邊走邊想,曆史的趨勢看來不可阻擋,隨著大唐國力日盛,征服的地盤越來越多,長安城必然會成為各國人民心目中的聖地,如此一來,要通往長安城的各個關口那就好發展了,雲中郡貌似位置不錯,到時候把雲州城發展成為僅次於長安城的第二大城市,很有希望。

“勇歸,你看這支玉簪好不好看?”

長樂喊了半天見楊崢沒有理他,轉頭一看,這家夥居然在出神。長樂使勁兒的跺了跺腳,跑過來踮起腳,小嘴兒湊到楊崢耳朵麵前大聲吼道:“勇歸,你在幹嘛?”

“啊!”楊崢嚇了一大跳,“公主,什麼事?”

長樂怒道:“你是不是不喜歡和我一起出來逛街啊?”

楊崢心想原來這丫頭是多心了,忙道:“公主,沒有啊,我挺喜歡的,隻不過剛才我在想雲中郡的發展,所以才出神了,公主見諒。咦,這隻玉簪不錯啊。”楊崢說完突然走到一個地攤上,拿起長樂剛才看的那支玉簪說道。

“勇歸,你也認為這隻玉簪很漂亮嗎?”長樂有些欣喜的問道,剛才自己的動作楊崢根本沒有在意,不過兩人卻都對這隻玉簪欣賞,看來真是心有靈犀啊,小丫頭想著想著臉便紅了。

倒是小攤攤主熱情的說道:“這位公子真是好眼力,這是上等的昆侖玉做的,色澤亮麗,溫潤柔和,給尊夫人戴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楊崢笑道:“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買下了,多少錢?”

“既然公子喜歡,那就200錢好了。”小攤攤主一臉高興的說道,今天他的生意不錯,所以並沒有趁機要楊崢的高價。

楊崢則點了點頭,這支玉簪是真的昆侖玉做的,也就是後來常說的和田玉,玉質不錯,造型也不錯,於是便拿起玉簪直接插到長樂的頭上,一看,果然很配。

“長樂,這玉簪我買來送給你,希望你能喜歡。”

“謝謝勇歸。”長樂低聲說道,心裏卻是幸福死了,自己喜歡的男子送的東西,這女子沒有一個不這樣的。

付了錢,楊崢卻看見華姑帶著夏娃跑了過來:“哥哥,那邊有賣小布人的,你給我買一個好不好?”

“好好好,走吧,我們也去看看。”

對於這些哄小孩兒的玩意兒,唐朝的時候也比比皆是,街道角落裏,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正在那裏賣布人,也就是布娃娃。隻不過這個時代的布娃娃顯然沒有後來的布娃娃那麼精致好看,都是些碎步拚湊而成的,不過饒是如此,還是很吸引小娃娃的眼球,這不,華姑就被吸引了。

幾個女孩子在精心挑選這布娃娃,楊崢卻突然覺察到了一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