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整理空間(1 / 2)

“紅薯王”的評選落下了帷幕,楊崢充分的調動了村民們的生產積極性,在隨後的日子裏,這些村民起早貪黑,在自家地裏幹得熱火朝天!

而楊崢則把這些大家夥連著自己那個30斤的大紅薯擺放在木樓上,走過路過,都會想起今天的情形,這真是一種美好的記憶。

過了兩天,楊崢看看天氣不錯,便又開始組織收包穀和花生了!

楊崢種的這種包穀是一種雲南的包穀老品種,這還是他在二十一世紀的空間時在烏蒙山脈的一個小山村發現的,二十一世紀的包穀品種早就日新月異了,很多人都種植農科站推薦的品種,獨有一戶人家卻依然種植這個品種。

楊崢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這種包穀的優點是苞米飽滿,玉米棒子長,同時,玉米秸既粗實也長得很高,這種玉米吃起來非常的香,比大米飯還要好吃,所以,他就找這戶人家討要了十幾個大包穀棒子。

現在看來,這種玉米到了唐朝,經過空間泉水的灌溉之後,比原來的種植效果還要更好,玉米穗比原來起碼長出好幾公分,玉米秸比原來也要高出很多,如果不砍倒了掰,估計這家裏沒有幾個人能掰到!包穀棒子都結得高得很,一株雙穗,甚至三穗,非常的誘人!

楊崢在前麵帶頭,用工兵鏟一株一株的砍倒,然後整齊的堆放起來!大家也都照葫蘆畫瓢,不過他們用的是柴刀。

而女人則負責從玉米秸上把包穀剝下來,楊崢給她們每人準備了一根小竹棍兒,包穀成熟之後,包穀殼便緊緊的包裹在了包穀穗上,這會兒如果硬用手的話,容易把手掰傷的!

而小竹棍兒的作用就凸顯出來的,這種竹棍兒的一端被削尖,用於插入包穀殼的尾部,這樣把包穀殼穿開之後,再用手撕開,保留幾片包穀殼之後,在用力一掰,一個包穀便輕鬆的掰了下來!

大家都幹得非常起勁,看著一個個沉甸甸的的包穀穗,大家的心情都像在撿銀子一樣!

華姑剝開一個包穀高興的跑到楊崢麵前說道:“哥哥,你看這個包穀棒子好長好大啊,太沉了!”

“恩,包穀是好東西,人也可以吃,對身體很好的,多餘的包穀還可以用來喂養牲畜,吃過包穀的牲畜,肉質好,油水多,哈哈,華姑,你說這樣的肉好不好吃?”

華姑認真的想了想:“哥哥,這包穀這麼硬,那些牲畜咬得動嗎?”

“哈哈,當然咬得動了,它們的牙齒可比華姑的厲害!不過一般情況下是要把包穀磨碎之後拌在其他食物裏給牲畜吃,光吃包穀,這可太浪費了!”楊崢看到華姑居然在替動物擔心,不由得哈哈大笑。這丫頭,此刻太單純了!

金黃色的包穀被一個個掰下來,隨後,一筐筐包穀被挑回了家裏,然後四個包穀一組拴在一起,晾曬在木杆上!

而玉米秸也被一捆一捆的綁了起來,拉到養殖場的簡易木樓上堆放起來,這些都是可以喂牛馬的,冬天沒有草的時候,牛馬們也能通過這些東西度過漫長的冬季!當然了,楊崢貌似不會擔心這個問題,空間裏有不同的陸地,到時候這裏沒有草,那裏有。

這一畝多的玉米,產量太驚人了,目測之下,起碼有2000斤!有了這2000斤的玉米種子,大唐明年得種多少土地啊!

楊崢暗暗得意,也不知道以後的史官會在曆史上如何評說自己,開拓者?造福人類的大神?

晚上,楊崢看著木杆上一排排金黃色的包穀,心都醉了!

選了幾十個最優秀的包穀棒子,楊崢把苞米弄了下來,然後便閃身進了空間!

在空間小屋背後,楊崢開辟出了一大塊地來,然後把苞米全部種上!這是苞米空間催熟之後第一次用結出來的果實播種,楊崢需要的是一個證明:這些包穀還能長出來!

空間裏種地自然比地球上輕鬆多了,有時候楊崢隻需要動動腦,那些地便自動的翻了過來,那些雜草便自動消失,那些苞米便自動落在了自動生成的坑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