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轉瞬即逝,隨著土地改革的全力推進,黃巾軍統治的十二州得到了大力發展,軍力、民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賈詡府內,眾人在密議。
戲誌才笑著說道:“文和,你把我等叫過來幹嘛,不會是僅僅為了喝兩口酒吧。”
賈詡走了走笑著說道:“難道無事我就不能叫諸位來敘舊嗎?我叫諸位來,是時候該勸主公稱帝了。”
眾人聽後大為興奮。
荀攸笑著說道:“我和文和想法一樣,現在正是勸主公稱帝的好時機。”
戲誌才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我等立即邀約各級將領聯名上書請主公稱帝。”
賈詡沉思道:“按照主公的性格定會謙讓,我等實行三步走,一是我等發動文武向主公請命,二是軍中將士聯名向主公請命,三是讓百姓向主公請命。”
二人連連點頭。
幾日後,韓忠召集眾人議事。
韓忠率先說道:“諸位,前線傳來消息,西涼諸侯聯合鮮卑等族近七十萬大軍時刻威脅我邊境安全,諸位都說該如何辦。”
賈詡站出來說道:“主公,我邊境部署有重兵短時間他們也奈何不了我等,當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請主公答允。”
韓忠點頭說道:“文和請說。”
賈詡遞上折子,說道:“主公,文武百官請求主公稱帝。”
眾人齊齊跪下說道:“請求主公稱帝。”
韓忠早想到會有這麼一天,這一天果然真的來了,雖內心狂喜,但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這稱帝套路他再熟悉不過了。無非就是一謙二讓三順勢而為。
韓忠平靜說道:“諸位都起來,西涼還未收回,如何能稱帝,此事暫時不議。”
韓忠說完便走。
賈詡等人也相繼起身而出。
又過幾日大會。
高順站出來說道:“主公,十二州將士聯名請主公稱帝。”
韓忠依舊拒絕。
眾人又相繼離去。
賈詡府內,賈詡對著陳守、劉闖二人說道:“你們二人立即發動洛陽百姓在王宮前請命,讓主公稱帝。”
二人心領神會。
不久洛陽便傳出種種神跡,這是大興之兆,百姓間紛紛流出韓忠應該為皇帝才能繼續庇護大家聲音,不少百姓開始在王宮前請命,且規模越來越多。
這一切韓忠都看在眼裏,他對賈詡辦事很是放心。
再一次大會上。
賈詡站出來繼續勸說道:“主公稱帝吧,萬民長跪王宮外,更有甚至跪到暈厥過去,十二州將士紛紛請命,主公若不順應天命恐引起民變,兵變啊。”眾人紛紛跪拜道:“請明王稱帝,請明王稱帝”
韓忠沉思後故作為難說道:“可西涼還未收回。”
賈詡繼續說道:“主公稱帝後,萬民、萬軍歸心即可立即揮軍北伐,西涼即日可定,還請主公稱帝。”
一眾大臣跪下繼續大聲說道:“還請主公稱帝。”
韓忠見時機成熟了,徐徐說道:“為天了天下萬民,也不辜負諸位一片好心,那我就稱帝吧。”
眾人聽後大喜,忙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賈詡問道:“主公,國號為什麼,登基日期還請主公定奪。”
韓忠沉思後說道:“我既為明王,那國號就為明朝,還有一月就是新年一月了,就一月一日登基吧,其他登基事宜就交給爾等去準備吧。”
眾人連忙答諾。
不久韓忠一月後稱帝的消息傳遍各地,百姓歡欣鼓舞,各州將領開始朝洛陽而去。
賈詡等人忙著韓忠登基事項。
韓忠在書房也眉頭緊皺,稱帝之時就是大封群臣的時候,這個時候封賞一旦弄不好,恐會生變,自古打天下要比坐天下容易。
韓忠想了想,為了不造成大的變動,他還是繼續沿用漢朝官製,隻是在三公職位上加一個軍機處,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公和地方權力。
韓忠想了想隻要把高級武將層麵控製住就行,韓忠準備封五為大將軍,五大將軍相互製衡。分別是西大將軍徐榮、南大將軍甘寧、北大將軍高順、東大將軍黃忠、中大將軍韓義,其餘將領按照軍功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