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道兩側,人山人海,百姓和百家學子的目光凝聚在朱佑德身上。
“陛下,吾等學子,願為大梁肝腦塗地!生死效忠!”路邊一位身著白色破舊青衫的學子衝出禁軍阻攔,跑到寬闊的禦道,跪在朱佑德麵前。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侍衛心中一緊,差點就拔刀刺出,好在老王及時釋放氣力阻攔。
“陛下,草民李榮沉,小說家傳承,隱於南疆十萬大山,本以此生藏於深山永不出世,聞陛下聖旨隆恩,家父譴吾出山,攜小說家千年傳承,與眾百家爭鳴!”
此話一出,朱佑德心頭一震!
好一句千年傳承百家爭鳴。
曾幾何時,前世的朱佑德亦是這般精氣神抖擻,胸腔熱血激昂。
“小說家千年隱世,今日出世參與科舉,必定榜上有名!”老朱扶起李榮沉,拍拍他的肩膀,繼續朝前走去。
有了李榮沉的打頭陣,越來越多的百家學子想要衝破禁軍阻攔跑上禦道。
禁軍首領剛想嗬斥,卻見朱佑德揮揮手:“無需阻攔。”
話音剛落,數以千計的學子湧入禦道。
有錦繡年華的青年。
有豆蔻年紀的女子。
有樸素無華的中年匠人。
有白發斑斑弱不禁風的老人。
亦有手腳束縛的囚犯……
老朱的百家科舉,取消各種限製,不論出身,不論年齡,隻要自身有才,自可參與。
縱使獄中囚犯,亦可參與。
所謂百家,不止百家。
這次科舉的真正目的,也不止是凝聚氣運擊垮南唐和北燕。
最根本的人權改革藏在科舉最深處。
……………………
祭祀廟台。
老朱一步步走近,身後除了老王外無一侍衛,跟著的則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的泱泱學子。
朱佑德停住腳步,學子亦停住。
回頭環視,一道道渴望又真誠的眼神籠罩自身。
“今日,乃大梁新科舉開幕的日子,朕倍感興奮,徹夜難眠。既有對學子的期待,亦有外敵虎視眈眈的憂慮……”
說到這,身後的老王撇撇嘴,陛下您臉皮越來越厚了,確定不是因為聽曲?
朱佑德似是感覺到什麼,微微回頭看了眼老王,不動聲色的眯眯眼。
小動作遠處的學子百姓看不見,隻覺得心頭熱血激昂。
“朕昨晚心中有靈,隨前往祖祠祭拜,於小憩中高祖托夢。”
“高祖言曰,大梁氣運會在近期大梁凝聚,成為東方明珠,屹立東方長久不衰……”
老王又撇撇嘴,高祖昨晚在勾欄給您托夢?
除了老王,在場所有人都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轟動,為之喝彩為之動容。
古人講究事出有因,往往大型活動都會找一個彩頭,老朱原本是不信的,可百姓們都相信,於是乎就有了高祖托夢。
當然也不一定是高祖托夢,可以是先帝,但老朱覺得先帝托夢可能不是彩頭,而是噩耗。
聲浪一波又一波,老朱三言兩語就點燃子民的情緒。
“咚……咚……”
廟宇傳出鍾鳴,時辰到了。
老王替朱佑德整理儀容,默默退下高台。
朱佑德目光如炬,遙望子民:“朕罷黜儒家獨尊地位,改百家爭鳴優中擇優,本乃善舉,可南唐北燕不願遵從,欲逆天改命。”
“山河動蕩,子民幽怨,大梁上下一片哀嚎,奈何南唐北燕科舉已經成事,朕無奈之舉在開新科舉,不為爭鋒,隻為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