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是大勢,我擋不住,我們也擋不住。”
“自古以來,百姓盜匪之亂,都是小亂。”
“唯有讀書人之亂,可蠱惑人心,可牽扯利益,可聚集勢力,可成席卷之勢橫掃天下。”
南山望著帝都汴梁的方向,背對朱元、遠吉,幽幽說道。
“所以,我敢斷言,此次科舉十之八九的學子都會找到出路。”
“也必須找到出路!”
“除非……否則……”
除非後麵還有個否則的內容,南山沒有說出來,因為那樣顯得大逆不道。
當然,南山剛剛那番言語,已經夠危言聳聽和刷新三觀的了。
哪怕朱元和遠吉都是南山親近之人,此刻他們心中也掀起了滔天巨浪。
……
一朝風雲起,男兒帶吳鉤。
問君幾時來,何年入帝都?
南山眺望遠方漸漸出現在視線內的王都,城牆壯闊莊嚴,如潮水落地漲來,又如山嶺橫亙天地。
還未入城,南山就感受到了那種久經曆史滄桑的壓迫感。
黃昏之下的王城帝都,雄踞一方,金色餘光照耀之下,處處生輝。
當南山、朱元、遠吉等人進入都城時,已經是夜晚戌時了。
帝都沒有宵禁,夜市景象繁華,家家燈紅酒綠,夜夜紙醉金迷。
月色之下,燈掛柳梢,梅滿擔挑,街頭吹簫,茶館酒樓喧嘩,戲台金裝敲鑼開場。
好一片人間盛世繁華!
天弘四十六年,秋,會試在即。
南山經過搜身和驗明身份環節,不疾不徐走入考場。
感受到考場四周布滿兵馬,守衛日夜巡邏,森嚴氣氛肉眼可見,南山對這場科舉的公平、公正性有了清楚認識。
南山參加的是進士科考試,明定考三場。
第一場考帖經,第二場考雜文,第三場考時務策。
換句話說,這次科考主考聖人經典,詩詞,以及某些現有局勢的看法。
這次科考的主教官有十人,都是朝中德高文臣。
考試前,南山曾攜帶包括唐圓州在內的幾封推薦信去拜訪過其中一二,但都沒有確切的回應。
好在王城中外露出的風雨信息,也大多如此,才沒有讓南山、朱元、遠吉三人的考試之心受到影響。
南山緩緩呼出一口氣,平複心緒,準備好好應對接下來的三天兩夜。
進士科三場考試,一天一場,考試時間從晝至夜燒三根燭盡為止。
進士科的錄取很嚴格,經貼、雜文、策文每一卷都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能進入下一輪考試。
說白了,就是每卷定去留。
即必需三卷全部通過才有能進入下一選拔環節,才可能進士及第。www.x33xs.com
第一場主考經貼,南山提筆,信筆而來,沒有絲毫拖遝。
由此可見,對於這一卷的考題,南山是很熟悉,且有信心的。
第二場主考雜文,也就是詩賦,這更難不倒南山。
第三場主考時務策,正如巫山所料,主題‘如何根除南方禍亂’。
時務策的考題,不僅僅南山能夠猜到,很多文人學子都能想到。
但是,要寫出一篇有理有據,有自己觀點和論據支撐的策文,可不會那麼容易。
再者,策文需要先拋出論點,再以總分、並列、遞進等方式引入論據,最後總結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法。
這其中涉及到遣詞造句、觀點提煉、論據找尋、結論性建議,一天時間內完成這些是極難的。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日月輪轉,晝夜交替。
待南山走出考場那一日,陽光明媚,照得南山都睜不開眼。
都城汴梁,酒樓。
“還得等大半個月,杏榜才能放出,我等如那鍋中良藥,甚是煎熬。”
南山舉杯,敬了自比良藥的遠吉一杯,心情甚好。
會試之後,南山一直提著的心情放寬鬆了不少。
就算這次科舉不中,南山也沒什麼心理負擔,蓋因他還年輕。
如若不中,南山可早日歸家,陪伴嬌妻父母。
況且南方禍亂已成定局,南山想早日回到家人身邊,才會感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