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金鷹女神 韓武帝,你不要過來啊
章三十七金鷹女神、文麗那丫頭和韓橋不像是演的
2006年10月27日。
第6屆華夏金鷹電視節在湖南長沙落下帷幕。
2004年,金鷹節改製改建,刪減獎項,從一年/次改成二年/次。
2006年金鷹節,別出心裁,整出了“金鷹女神。”
獎項逼格越來越糊,關注話題度越來越高,逐漸淪為二流民間獎。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觀眾還是比較認可,而且,現在金鷹節評選尚算公允。
金鷹視帝是《亮劍》李呦斌,都很服氣,他老李打了一輩子仗,是時候該享受享受了。
視後則是《喬家大院》的蔣卿卿,業內其實有點微辭。
不過。
金鷹頒獎典禮上,視後也不過如此,風頭最勁,觀眾群情歡呼,都是柳亦非的“金鷹女神”。
當晚。
年僅19歲的柳亦非,頭戴水晶鑽石公主冠,流彩生輝的金色公主長裙,華麗的裙擺,精致的妝容,宛如優雅的天鵝公主,遺落人間的天使。
她如白天鵝,舞姿翩翩,年輕的麵孔,舞台下,無論是明星,抑或是演員,都仿佛看到了一隻翱翔天空的鳳凰。
嫉妒、羨慕、祝福……種種情緒不一,最終隻能苦笑:“不是誰都有柳亦非的運氣,不是誰腳下都有梧桐枝。”
很簡單。
柳亦非的背後是韓橋,所以,嫉妒也好、羨慕也罷,說出來的話,隻有一個聲音:“茜茜,恭喜,恭喜,越來越漂亮了,特別棒,期待更多更好的作品。”
金鷹節閉幕式。
“金鷹女神”是金鷹節的代言人,柳亦非代表金鷹節,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長槍短炮,記者擁竄到柳亦非身前,金鷹節委員會的秘書長,笑得合不攏嘴。
創意是韓橋建議的,金鷹女神是韓橋公司的,記者是華夏影業聯絡的……
金鷹節躺贏!
“柳小姐,下午好,我是南方娛樂周刊的記者,請問韓橋先生《盜夢空間》,拍攝情況如何,這部科幻電影,好萊塢質疑不少,韓先生的狀態有沒有受到這些傳言的影響?”
“柳小姐,今年你都在好萊塢,請問未來你的工作重心,都是海外市場嗎?”
“柳小姐,最近國內的網友,自發擁護韓橋,擁護《盜夢空間》,燕北大學社會學係的教授李傳舟,說這是一場暴民的狂歡,是徹頭徹尾的暴舉,有損華夏的形象,請問韓先生有聽說這件事嗎?他是怎麼認為的?”
“柳小姐,《盜夢空間》電影,可以談談你飾演的角色嗎?”
“…………”
記者群情激動,爭先恐後。
國內娛樂圈,韓橋是當之無愧的“風雲人物”,他不在江湖,江湖卻處處是他的傳說。
就說《盜夢空間》。
好萊塢的電影是有分級製度的,按照投資規模,有“超A”,“A級”、“B級”……
等級森嚴。
整個好萊塢,不論是製作人、導演、明星,都以能參與“A級”製作榮幸。
而華夏。
隻有成籠有這個資格,可是,成籠隻是演員。
而韓橋,他可是真正主導了一部好萊塢的“A”級大作。
說直白點,韓橋是跟卡梅隆、斯皮爾伯格、大衛芬奇同級別的好萊塢超級大導。
有點吹牛的成分,但是,慣用春秋筆法的記者敢拍著胸膛對著祖宗發誓:“水分不多,最多55開。”
柳亦非應付自如,她微笑說:“這麼多人問我,我該回答誰,一個一個來。”
“第一個問題。”
“韓橋有沒有受到傳言的影響。”
“沒有。”
“《盜夢空間》拍攝很幸苦,雖然是科幻電影,但是整個電影都是實景拍攝,記者周轉在英國、法國、美利堅、剛果……”
“嗯。”
“有個別墅的鏡頭,隻是一個風景,我們去了新西蘭,等韓橋滿意的夕陽,足足耗費了一周時間。”
柳亦非莞爾說:“韓橋最在意他的夕陽。”
記者腦袋暈眩,法國、英國……新西南耗費一周時間,隻是因為電影裏的一個夕陽鏡頭。
財大氣粗?
抑或是傻逼?
電影如果都這樣,長城都用不著貼瓷磚了,跳樓的電影投資人屍體,都能密密麻麻的全貼滿了。
這種製作模式,記者有點傻,跟國內的電影製作,完全不一樣。
“第二個問題。”
柳亦非看著卡片,認真說:“我是華夏人,我的工作重心,我的生活,都在華夏。”
“豁。”
軒然大波,柳亦非的詬病中,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她的國籍問題。
這一刻。
耀眼澄清了,柳亦非親口告訴記者:“她是華夏人!”
“第三個問題。”
“燕北大學社會學係的李傳舟。”
“其實,網友們在外網上的維護,韓橋都有看,包括李傳舟的言論。”
記者眼神對視。
有點不科學,韓橋可不是良善之輩,明明有看,目前為止,都沒有“噴”人。
霎時。
記者身子輕顫,不寒而栗,得罪了耶穌,耶穌可能會寬恕你……
得罪了韓橋,韓橋會微笑著說:“沒關係,一點小問題,下輩子注意點,見到耶穌,他會寬恕你的。”
果然。
柳亦非很善良說:“韓橋說,世界上最大的惡,就是對外人友善謙卑,對自己人窮凶惡極。”
“電影的問題,就用電影去解決。”
柳亦非莞爾笑,露出扇貝一樣的牙齒:“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望著甜美笑的柳亦非。
記者不寒而栗,都說柳亦非是“神仙姐姐”,不食人間煙火。
扯淡……
跟著韓橋的,哪有什麼良善之輩!
…………
柳亦非強勢的回懟。
鼓舞了國內網友低迷的士氣,這年代,博客盛行,能有點影響力的,都有兩把刷子。
跟後世不同。
後世的專家學者,一開始,就擺出非常唬人的名頭,比如:什麼什麼大學教授,什麼什麼博士,什麼留學海外……
海歸精英,業界大拿!
甭管如何,就是牛逼哄哄,結果,有了粉絲,發表些腦殘言論,煽風點火,恨不得仰天長嘯:“都特麼給我錢!”
現在。
專家學者,都是發表犀利的文章,見解深刻,很少說自己的“社會身份”。
這點,天涯論壇最為著名,很多社會百科、經濟民生的帖子,都流傳後世。
李傳舟。
他是新時代專家和舊時代專家的結合,說他嘩眾取寵,他真有點本領。
說他是“良心”專家,他的一些言論,真是跳梁小醜。
歸根結底,他的言論,從來都不是客觀的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