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曉玲的認識,計算起來,已有十二三年的光陰了。那時他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農村一間學校去教小學,曉玲是他的同事。他和曉玲的認識,因而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半點波折。他是比曉玲早來校半個月。像李玉這樣模樣俊俏的年輕男子到山村來教學,著實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個小小意外的驚喜。他很清楚記得當天校長接待他的情景。後來校長叫學校的一個同事,叫小明,年紀雖然輕輕的,但做事非常勤快。他騰出自己先前的住房,搬上三樓和另外一個男同事住在一起——不過幸好是一廳兩房的套間,各人有各人的自由空間和一片天地。當時李玉初次走進房間,電燈雖然開著,但還是感到潮濕灰暗,有點二三十年代上海電影的味道。不過,卻是這樣小小的一間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間,使李玉後來回憶起來,心中便充滿著一種懷舊的味道,感到那二三年的時光有種似水流年的感覺。

先前他是和小明、桃姐一起吃飯的,——雖然是同事,但還是有著隔膜的,因而在餐桌上彼此都很拘束,不過還好桃姐是個極明白事理的人,她見彼此都尷尬著,有種別扭的感覺,便無話找話說,問起李玉的事情來,話題因此而打開。“李老師,學校的生活感到習慣嗎?”“有點不慣,不過我想這樣寧靜而有規律的生活還是很適合我的。”“哪你先前還在學校讀書,沒有出來工作過吧?”“沒有。”“平時在學校讀書之外,還喜歡做點別的什麼沒有?”“看書和聽音樂吧。”“不知是那一類的的書,比如說是雜誌呀什麼的。”“雜誌我是很少看的,空閑時候總是看小說。”“小說?桃姐也很喜歡看呀!”小明把窗台上的收音機聲音調低了一下,回過頭來說。“桃姐也喜歡看小說嗎?”李玉好象找到知己般,高興地說。“嗯……不過這一年來是很少看了,不知是忙的緣故或是沒有心情。”“桃姐先前是喜歡看誰的小說呢?”“這個嘛……比如說王安憶、張恨水、林語堂、張愛玲之類的現當代作家。”“張愛玲?我也是很喜歡她的,她總是描寫從上海平常家庭出生的女子,總有點大家閨秀的味道。”“是的。不過關於她的作品我還是未完全看完的,連她的小說也隻是看了《傳奇》和《半生緣》這幾部,——其實我並不是不想全部去看完她的小說,而是我根本沒有她的全集。”“這個很容易嘛,她的全集我是有的,已經買了有二年了,不過沒有帶來。”“真的嗎?哪什麼時候可以借給我看呢?”桃姐臉上流露出開心不已的表情,——對她而言,一個女子,自年少時候就像戀愛的小說,沒有完全看過,很覺得遺憾,不過因李玉的到來,給她平白無故增添了一番喜悅。“可以呀。”李玉笑著說。

桃姐是個漂亮善良而又聰明的女人,她看起來不過大李玉二三歲,周身卻沒有半點少女的味道,因她已是一個少婦,容顏卻甚為標致。李玉初見她時,以為她是女兒之身,有點戀慕。

後來,過了一段日子,曉玲便分配到這間學校來。李玉初見她時,但覺得她年輕貌美,幼稚天真純潔。原先桃姐是一個人住著兩間房,因曉玲的到來,桃姐便將窗台向南的房間讓出來,自己住到向北的房間去。這時李玉已經自己一個人吃了,小明依然和著桃姐。曉玲和桃姐住在一起,一日三餐自然和在一起。以後吃飯的時候,李玉總覺得自己一個人冷冷清清的沒有半點味道,而桃姐那邊卻熱熱鬧鬧;笑聲不絕。不過,因他們都住在一樓,而且又是隔壁,來往自然比之其他同事,更為密切,因而在感情上,他們也是最要好的。

學校一共有18位老師,其中7名男教師,11名女教師。除了校長、主任和煮飯的海興之外,其他(她)老師於年齡上相差不過幾歲,有些甚至同年。

學校的辦公室時用木板隔為兩半,一邊是校長和主任的,一邊是其他老師的。校長和主任兩人的辦公室相對來說,寬敞得多,除了兩張辦公台椅之外,其它空著的地方便擺些桌椅和櫃台。櫃裏是曆年來老師所教的資料,厚厚的積壓著,沉澱著太多的曆史和塵埃。他們這邊,台挨著台,椅靠著椅,中間有條剛好容納一個人過得通道。各人台上都厚厚堆著教材和學生的作業。本來他們還應有多餘的地方,不過已用來放書架,擺書籍。由於每位老師平時工作太忙,閑餘時間還要照顧各自的家庭,因而書架上每一本書都厚厚積著灰塵。後來李玉的出現,他於工作之餘,於書架上還能找到他所喜愛的張恨水,因此這片小小的天地和自由空間似乎成了他寂寞中的一片天堂。

老師們平時雖然忙著,但改作業時或課餘時間,卻也能在學調沉悶中挖掘出許多有趣味的事情來。後來李玉回憶起那每時快樂的情景,內心便忍不住痛楚和向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