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仁和醫院。
icu病房中。
雪白的病床上躺著一位穿著病服,帶著呼吸機的老人。
周圍無數政要和科研人員圍在病床前。
看著他用顫抖的手指,寫下了最後一個方程式。
“好,好了。”
學生俯身:“老師,您說。”
“暗物質波理論函數模型補充方程,在這裏了。”
“後麵,靠你們了……”
把推導數據交到學生手裏,老人安詳的閉上了雙眼。
“顧老!”
“老師……”
“醫生呢,醫生!”
……
病房中,所有科學家和政要紛紛低頭。
聯合國在此刻降下半旗。
國際物理聯盟將老人的遺像和履曆懸掛在先驅牆上。
來緬懷這個繼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之後,又一位物理學界的開拓者——www.x33xs.com
顧知秋。
2023年以省狀元身份進入華清大學。
同年轉校至華夏科技大學電子工程係。
2024年完成電子工程係大學所有課程,轉修核能與新能源。
2025年,經國家科學院審批,華夏科技大學中,一座未來實驗室落地。
顧知秋這個光芒無限的年輕人,成為了華夏科技大學乃至全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
2029年,研發出超導結構。
2034年,製造出可控核聚變iv-Ⅲ型核反應堆,又稱顧氏反應堆。
但因為技術保密,直到十五年後,華夏才向世界公布這兩項技術。
讓諾貝爾物理學獎,推遲了十五年才送到了他的手裏。
2045年,隨著環境得日益惡化,和地球儲備能源的日益衰竭。
顧知秋開始向宇宙的最終難題——暗物質發起挑戰。
可這條路,一走..........
就是三十年。
如今,2075年秋。
這個老人已經70多歲高齡。
在癌症的折磨之下,生命也將要燃燒到盡頭。
但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他仍推導出暗物質通用方程。
將錦屏暗物質實驗室的探索精度提高了三個數量級。
撥開了量子力學和宇宙學科最後一團迷霧。
..........
..........
..........
“顧知秋?”
“哪裏不舒服嗎你?”
顧知秋感覺自己經曆了很漫長的旅程。
直到耳邊傳出了一道陌生的呼喊聲。
猛地睜開眼,陽光明媚的鋪灑在眼前。
自己竟坐在了教室裏。
身旁,是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同學。
而眼前的黑板上,寫著“距離高考還剩下32天”的標語。
身旁,一個年輕的美女老師,輕輕拍打著他的身體。
“這怎麼可能?”
他竟然回到了17歲!
“時空可逆?”
“難道是暗物質時空悖論?”
“克其夫斯基的時空悖論我在邏輯上反駁過的,不可能實現。”
..........
顧知秋低著頭,雙手飛速的在草稿紙上計算著一切的可能性。
這讓一旁的老師,都有點害怕了。
“顧知秋?”
顧知秋低頭算著:“怎麼了?”
“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美女老師又輕聲問道。
顧知秋自從進入洛城一高以來,無論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是全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