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橋的事先放一邊。
大人們還給小安村重新規劃了進出的道路。
換言之,就是修路。
閆玉覺得現在他們走土路也挺好,不就是雪化了陷腳麼,沒啥,和修路的花銷比,這點埋汰他們可以忍。
但在人家的規劃中,修路和築牆是連帶項目,閆玉就不得不多想想了。
塢堡興起於雲鳳年間,王氏作亂,戰火四起,大戶建塢堡營壁,苟以求生,後曆朝曆代禁之不絕。
高牆、箭塔、望樓……依山築壘,平地建塢,據以自守。
如圖所示,小安村自建之防衛性高牆,不但將村民所居住囊括其中,閆總旗的新兵營也在其內。
還有小字標注,可在高牆之外挖以深溝,引水相護。
這是一村之塢堡?
不!
這就是按一個小邊城來布局。
這個時候不得不得感歎,這幫犯官還真挺好用,別的不說,這揣摩人心的本事的確很到位。
將小安村想要的安全感給的滿滿。
至於能不能實現就不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內了。
人家盡心沒有?盡了!
但這理想性的草圖,脫離實際,根本落實不下去。
因朝廷禁止築造,這幫家夥還巧立了一個名目。
借小安村一側軍營之名,興建大型防禦工事。
也就是說,她爹可以上報修建軍營,名頭有了,難得的是還能申請一筆款項……
要是有人問為啥一整個村子都住裏頭?
閆玉順著他們的思路,須臾就能想出一個非常合理的說法。
為了更好的服務軍營啊!
這幫犯官,可真行!
村內村外修路,既是方便村民出行,也是便於石料等物資的運輸。
閆玉將修路二字在腦中過了過。
除修路之外,大人們還給小安村重新設計了曬場,並對各家的地窖提出了改建的想法。
和閆玉的地道戰思路不約而同。
不過他們想要修出一條如蛛網密布連通各家往山中的地道,是為逃生之用,還想在山上修建一處避居之所,平日上山亦可歇腳。
一樣的,都是短期不能落實的項目。
李雪梅認真翻看一遍,笑了起來。
“這些人可真精!”閆玉感慨道:“我前頭看他們將軍營和村子全都圈進高牆裏還沒多想,可一看這個地道,就明白了,這幫人指定是知道咱關州還要打仗,是了,采石場那還押著一群西州兵呢,他們當過官,犯過事,腦子活,隨便聽到三言兩語估計就猜想的差不多了。”
“我說怎麼給設計成這樣,這哪像個鄉下村子,原來不是為咱們,是為他們自己。”閆玉哈哈笑道:“爹來信說明天就回,可太好了!到時候給他都看看,這個,還有這個,好家夥,咱村如今人才濟濟!聽康爺爺說,修水車設計水渠那些個以前都是河道衙門上的大人,呃,還真是專業對口。”
“咱家旱田和水田都開出來了,隻差給水田灌水,你爹回來就好,你正好歇一兩日,有啥活計交待給你爹,讓他去辦。”李雪梅語氣溫柔,孩子每天早出晚歸,白日一頭紮在地裏,晚上還得操心村裏的各種事,又勞身又勞心,做娘的咋能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