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地下了數日的雨,難得今日放了晴,妙姑便將堆積了數日的衣物,統統拿出來漿洗,到了河邊,卻瞧見石頭家撿來的那個姑娘,正拿著一堆東西,蹲在河邊漿洗,手腳很是麻利。
“阿春,你怎麼來得這樣早?”妙姑放下手中的衣服,看著那纖弱的身姿,輕聲歎道。
那姑娘聽到了聲音,便抬起頭來,笑著瞧著妙姑:“存了好些日子的衣服,今日好不容易出了太陽,再不漿洗,隻怕我阿爹阿娘,還有果兒,都沒有衣服穿了!”
妙姑瞧著阿春那張白淨的臉,實在是好看,心裏,也止不住地歎息。
阿春是三年前出現在成家莊的,那是個雨夜,十一二歲的姑娘,跟著山洪一起被水衝了下來,被在院子裏玩耍的成果兒瞧見,然後叫成果兒的娘撿了回去。
阿春被撿回去的時候,隻剩下一口氣了,成果兒的爹娘,也就是成石頭一家子,將人背到鎮上,用光了銀子,才將人的命救回來,但是因著燒了好幾日,竟是什麼都不記得了,癡癡傻傻的,渾身上下,也就一塊玉牌,刻了一個春字。
石頭一家子報了官,但是一直沒有人來認,沒辦法,石頭一家就將這小丫頭認了戶,跟著石頭一家子,姓了成。
當時多少人都說石頭傻,救了個弱不禁風的女嬌娃,還浪費一口口糧,保不齊等大了些,還得賠上些嫁妝,可石頭老實,心底也好,隻笑著說:“不妨事,不妨事,我一身的力氣,再養個丫頭也不礙事的!”
都說傻人有傻福,如今三年春秋,這阿春出落地實在是好,這十裏八鄉的,哪怕是鎮上的,也沒有哪個姑娘能生得比阿春還要好看的,這鎮上的那些個商戶,貴人,都來問過,說是等著阿春再大些,便來納了阿春做小。
能在鎮上說得上話的,那可都是些貴人啊,哪怕是做小,那彩禮也夠石頭一家子吃喝好幾年的了,可是石頭一家子是死心眼,說什麼都不肯讓阿春做小,這一家子啊,都是將阿春當做親閨女在教養。
不過阿春也是爭氣,趁著趕集去了鎮上,竟然就叫一家藥材鋪子的掌櫃的瞧中了,留著幫忙曬磨藥材,這一年到頭啊,賺的銀兩,竟然比他們這些老實農戶還要多一些,實在是讓人眼紅得很。
“你阿娘前些日子似乎是有些不舒坦,如今可是大好了?”妙姑看著阿春,笑著問道。
阿春一邊漿洗,一邊抬起頭來:“掌櫃得給我阿娘配了藥,喝了幾日,如今好了許多,多謝妙姑掛念!”
妙姑瞧著阿春這嫩生生的小臉,實在是喜歡得很,然後就想起自家那傻愣愣的臭小子,便生了些心思:“阿春,你明年就該及笄了,你阿娘可是給你說親了?”
阿春愣了一會兒,然後笑道:“我娘說,我如今還小,等我再大些,不急!”
“你阿娘啊,哪裏舍得將你這麼一棵搖錢樹給嫁出去……”妙姑忍不住碎碎念道,她也是在眼紅的很,早知道阿春的模樣會生得這般的好,還這般的能吃苦賺銀子,當年阿春沒人要的時候,她合該將人撿回來養著的,一個丫頭,也吃不了多少糧食,如今想想,也是在是後悔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