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舉報的, 有證據嗎?”劉記者問道。

張振華搖頭,“所以上麵派我過來實地調查。”

劉記者點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剛好我們也是想要采訪段知青, 這次調查您看方便讓我們一起參與嗎?”

張振華本來不想同意,但是他跟劉記者還是有幾分交情, 最後還是點頭了。

段容嫣想了想道”不知道張同誌想要怎麼調查?我一定配合。”

“該問的我剛剛都問了,剩餘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在我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你不準離開豐收大隊, 明白嗎?”張振華道。

段容嫣點頭,“我明白。”

張振華和劉記者一行五個人便離開了, 劉燕蘭見他們離開之後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隨即氣憤道“到底是哪個王八蛋舉報的, 容嫣, 咱們沒事吧!”

“還能有誰,肯定是林瑤她們,她一直都見不得我們好。”

段容嫣搖頭, “也不一定,大家都是知青, 損壞共同群體的利益,對她沒有好處。”

最有可能的就是李鳳鳴, 不過在大家的眼中, 李鳳鳴跟她們根本沒有矛盾,所以段容嫣也就沒有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 。

“我看張同誌也不是不講理的,而且我們的確沒有私辦學校,問題應該不嚴重, 你們先去上課吧,剩下的事我來處理。”

現在的形勢還沒有過兩年那麼嚴峻,張振華跟她也沒有過節,應該不會死咬不放。

不過這件事也給她提了一個醒,暗中伺機而動的毒蛇,還是要早點處理掉比較好。

卻說張振華跟劉記者他們在支書的帶領下去大隊各戶人家走訪,問問她們對於段容嫣這群知青以及清風小學的看法,得到的無一不是好評。

“你問段知青啊,她來我們大隊之後可真是沒話說,別看她一個嬌滴滴的姑娘,在地裏割麥子那可是一點都不含糊啊!”一個大娘被問道之後,立刻開始滔滔不絕,完全不記得一開始大家都傳段容嫣事狐狸精的事兒。

“還有你看這清風小學,雖然說事咱們大隊的,但是裏麵的座椅書本,那都是段知青自己出錢置辦的。”

“可是她不是收了報名費嗎?”

“報名那才多少錢啊,公社裏的小學可不這貴多了,而且段知青說之後等閑下來了還要組織鄉親們一起去叫什麼掃盲班,以後我們也是能認字的人啦!”

張振華跟劉記者對視一眼,劉記者連忙問道“段知青還說要辦掃盲班?那你們願意去嗎?”

那大娘笑了一下,“一開始我們也不願意去,有這閑工夫還不錯在家睡一覺,可事段知青說了,以後娃兒都會認字,將來離開了農村,去縣裏市裏打工了,以後發個電報回來我們都不認識。”

“段知青說以後日子會越過越好的,多人幾個字將來出門也方便。人家是從大城市來的,讀了那麼多書,寫的文章都能在報紙上發表嘞,她說的話肯定沒錯。”

農民跟知青的矛盾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他們沒有想到段容嫣的群眾基礎這麼好。

村支書笑道“段知青是個好孩子,自從來了大隊之後幹了不少好事呢,別說我們大隊了,就是別的大隊,但凡認識段知青的,就沒有不說她好的。因為她們,大家夥兒對知青的印象都好了不少呢。”

這可是個新聞點啊,劉記者聽了這話連忙記錄下來。

隨後他們去附近的幾個大隊走訪了一下,果然知道段容嫣的人,提起她來,都是讚不絕口。

什麼溫柔,善良,能吃苦,樂於助人,說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罵人的。

張振華聽了這麼多對段容嫣的溢美之詞,再加上剛剛跟她的一番對話,心裏的天平也悄悄的偏向了她的那邊。

“我們還要聽聽知青的看法。”張振華道。

他們先去問的是那群沒有在清風小學任教的知青。

大多數男知青都說這是一件好事,清風小學的建立他們既沒有出錢也沒有出力,那憑什麼要讓他們去當老師呢?

而且他們的工資並不高,如果沒有公分,來年飯都吃不上,所以他們也並沒有很嫉妒。

林瑤接到采訪的時候倒是想要詆毀一下段容嫣,但是想起前些日子無意之中聽到的對話。

要是知青可以跟公社合辦學校,知青也可以進學校當老師,這件事成為了一個共識,那她想想辦法說不定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公社,去縣裏當老師了!

“我平時跟段容嫣不熟,她的為人怎麼樣我不了解,就不做過多評價了。但是清風小學確實是挺好的,這樣也有利於融合知青和農民之前的關係。要是能做推廣的話,我相信很多知青都願意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振華跟李記者這天走訪了很多農民很多知青,進行了很多深入的交流,各方思想的碰撞都讓他們感受到了受益匪淺。

“最後我們要去跟這位段知青聊一聊了。”張振華道。

劉記者點頭,“我這裏收錄了幾個問題,待會兒正想問問她呢。”

兩人進入清風小學的時候,上的恰好是最後一節音樂課。

他們站在門外,教室的黑板上寫著《打靶歸來》四個字,年輕的老師,正一字一句的教他們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胸前的紅花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這首軍歌對於年齡平均不到十歲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但是他們唱的很認真。

夕陽西下的光線,照進教室,照在他們的稚嫩又熱情洋溢的臉上,眼睛裏充滿名叫希望的光芒。

劉記者看著這這一幕,連忙拿出相機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