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榮寶閣(2 / 2)

馮振帶的可都是自己從百十件東西裏挑的好東西,鈞窯月白釉出戟尊,北宋龍泉窯青瓷五管瓶,北宋汝瓷三足爐,還有一幅字,是宋代四大家黃庭堅的《鬆風閣詩》,這可都是好東西。很早以前馮振就對於這類東西非常喜歡,經常在網上瀏覽,現實中接觸很少,不過在公司工作一年多,經常跟著張哥到處逛各大城市的琉璃廠,現在也算入行了,但是馮振從來沒有出手買這些東西,畢竟自己不想張子衡這種富二代,可以到處隨便砸錢。淹死的大都是會遊泳的,相對於古董這一塊,也同樣適合這樣的道理,那些擺地攤老板們宰的就是那些半懂不懂,似會非會的人。張子衡大概就算這種人,不過張子衡大多都是在那些老字號真正古玩店買的,也都是鑒定過的真品。

就算張子衡在地攤上發現新的“古董”,馮振也很少提建議。畢竟自己也屬於那種十竅中通了一竅的。而就這一年多,馮振看見的張子衡就在這上麵砸了將近200多萬,在地攤上買的十件有九件是假的,還有一件把乾隆的當成雍正的。,

當然在收藏行地裏真的假的都有,說不定什麼時候,你真想買個工藝品抱回家,卻買了件真的永樂青花,那你就賺大發了,而這全憑自己的那一雙眼睛,打眼還是淘寶,也全在收藏這的一念之間,對於水平低的,打眼是常有的事,對於眼界高的,那就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在這市場內,也有很多的店鋪,大多是賣的現代高仿的手工藝品,也有茶館之類的店鋪,經營玉器之類的店鋪,而真正專門經營古玩的店鋪很少,而榮寶閣就是其中一家。

榮寶閣是陽城古玩城曆史最悠久的鋪子,馮振今天的目標就是榮寶閣,下車前從空間裏拿出三足爐,裝進木盒子裏。這汝瓷三足爐是馮振準備賣出去的,雖然不想賣,但是自己為了以後的計劃,必須有足夠的資金,馮振還是狠點心決定賣了。

下車,馮振沒有拿東西直接去榮寶閣,而是在古玩街到處逛,自己可是鑒定的祖宗,哪有開當鋪的不懂得鑒定的,鑒定技能在自己第一間當鋪開張的時候直接就被係統賦予了。

馮振順著人流在人群中遊蕩著,時不時給自己看上的東西放一個鑒定,不過讓馮振失望的是,自己的眼界真的很低,自己所有看好的“文物”,在自己放完鑒定後無一例外都是假的,即使是自己最看好的一件康熙梅瓶,也都是民國時期仿的,看樣子自己真得提高自己的水平啊,雖然有鑒定技能,但是這也隻能讓自己不會打眼,但是總不能看見一件物品就放一個鑒定技能吧。一個店麵,成千上萬件物品,要是每一個都放個鑒定,那還不放到猴年馬月去。提高自己鑒賞水平,然後和自己的鑒定技能就能雙“賤”合璧,很快挑出自己看好的東西,這真是撿漏利器啊。自己非常淫蕩的自己笑了起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又一個買到假的瘋了呢。畢竟在這裏不管是因為一念之間傾家蕩產,還是一夜暴富,都容易滋生“瘋子”。

似乎馮振發現了旁邊人看他眼神中的異樣,連忙收起了那“微微”淫蕩的笑容。趕緊低著頭逃離了人群。畢竟在這種眼神中,本來就熱的天氣讓他冒出更多的冷汗。

逃也似的回到了車裏,這才想到正事還沒有幹,拿起已經裝好的三足爐就朝榮寶閣走去。

進了榮寶閣,涼爽的氣溫,讓本就有點燥熱的馮振安靜下來,環顧四周,發現榮寶閣裏的人並不多,畢竟來古玩城大多是來碰運氣的,能進榮寶閣的都是大主顧,是真的想淘換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些想撿漏的,你想在人家行家眼皮子底下撿漏,就好比你想站在老虎嘴裏搶點食物,根本不可能。當然你如果是行家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即使你是真正的行家,人家榮寶閣也不是吃幹飯的,馮振就知道,從民國開張到現在,榮寶閣打眼的次數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

榮寶閣是做古玩生意的,就是倒買倒賣,把已經鑒定好的古玩字畫,賣給那些真正喜歡的,舍得花錢的大主顧,從中賺去差價,或者幫別人鑒定古董,賺點鑒定費什麼的。也是整個古玩城信譽最好的店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