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早,喜鵲叫,姑娘梳妝美又俏。”
“晴日好,風也鬧,誰家公子喜眉梢。”
“郎有才,女有貌,可堪成雙相配好。”
“慕白首,兒孫孝,團圓平安齊到老呀,齊到老。”
英國公府門口,一幫小孩子又是笑又是鬧的唱著賀喜謠。
國公府須發皆白的老管家,身穿新袍,腰紮紅帶,笑的見牙不見眼,活像廟裏的彌勒佛。
老管家從袖子中掏出一把鬆子糖往小孩堆了撒過去,“唱的好,喜糖少不了。”
孩子們嘻嘻鬧鬧,你爭我搶生怕得不著這沾滿福氣的鬆子糖。
隻不過這群孩子中突兀的混著個粉衣少女,她眼疾手快將幾個糖搶在手中,讓周圍沒搶到的孩子看的一臉羨慕。
為首一個小胖子很是不忿,對著眼前這位身背大竹箱的粉衣姑娘怒道,“這是給小孩兒賞的喜糖,你這麼大個人了還跟小孩兒搶東西,你羞不羞。”
少女對著小孩做了個羞臉的動作,“不羞不羞,就不羞,我想吃糖,我也是小孩兒。再說了我自己的喜糖,我怎麼不能搶。”
還好國公府今日大喜,下人們也大方的很。
伴隨著一聲“新娘子上轎咯”,一大把喜糖與喜錢再度撒向湊熱鬧的人群。才讓這小小的爭執平複。
今日是英國公祝家二姑娘與景王爺喜結連理的好日子。
百鳥朝鳳遍地刺金的大紅喜服真是金貴又好看。隊伍前頭那位玉冠束發,麵若桃李的景王殿下更是好看。
不過若是景王臉上不是現下這樣眉頭緊鎖苦大仇深的模樣,那就更好看了。
少女剝開糖紙將鬆子糖拋入口中,甜甜的滋味浸滿口腔,“苦著個臉幹嘛,你要是知道轎子裏坐的是誰怕不是能樂開了花。”
鞭炮聲鳴,鼓樂齊響。迎親隊伍沿著京都的朱雀大街一路往新建的景王府走去。
目送迎親隊伍消失在街口,粉衣少女口中哼著剛剛聽來的歌謠,腳步輕快地去往城南渡口。
“船家,你這船往哪兒去啊?”少女對著客船的管事打個拱,笑得討喜又可愛。
懂禮可愛的姑娘,船家自然笑臉相迎,“這船過鄢陵,到明州。姑娘要去哪兒,坐我的船,我給你便宜點。”
“到明州多少錢,到鄢陵又是多少錢啊?”
“鄢陵兩吊錢,明州三吊錢。”
姑娘掰著手指嘀咕“兩吊錢比三吊錢便宜一吊錢,可以多撐好幾天飯錢。那就去鄢陵吧。”
這鄢陵兩個字還沒報出來,就聽旁邊一道清朗的男聲說道:“船家,我去明州,這船上可還有客房。”
“有有有,這位公子趕快上來,這船馬上就開。”船家彎著腰就要招呼男子上船。
這男子的聲音,讓少女脊背一僵愣在原地,“這聲音,不會是.......”
“二小姐,你怎麼在這兒,你不是應該在嫁往......唔。”
原來這粉衣服的少女不是別人,正是今天這場喜事的主角之一,英國公祝家的二小姐,祝落葵。
落葵一把捂住來人的嘴,拖著男子就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