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自知失言, 忙跟二人道歉,又道:“如此好弟妹,自然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第二個的了!”
封弄蓮繼續低頭逗孩子, 不理他二人。給太子辦事, 除了出於方渺渺的情麵,當然還有掙錢的想法。就譬如棉布的生意, 太子出地出人脈出錢出勞力,他出力出技術,掙得的銀子二人73分。
封弄蓮上有老(不重要的)下有小, 還有對象,正是要養家的人。對象又是個從來不會管銀子的。自從他和方渺渺結婚後, 兩家的賬就都歸他一個人管, 才知道這安順侯府的賬也是亂糟糟的。
安順侯府主人少,僅僅隻有方渺渺一個人, 又年紀小, 有些心思重的下人難免欺他年紀小不管事, 賬麵全是糊塗賬。
管家和蘭竹雖是能夠幫忙管理,但安順侯府的產業很多, 先說著府裏頭的人員雜亂,蘭竹倒能幫忙管教, 但要說各種商鋪各處宅子每年的紅利資金, 就是蘭竹一個小姑娘不能出去插手的了。
也就是管家平時各種對付著,店鋪多,各處的心思多,總有些想昧下銀錢的,管家分`身乏術,照看不過來這麼多的店。
更別提外麵還有許多良田、農莊的。各處佃農租了去, 原是年底交佃租,但往往有刁蠻的推說今年雨水不好收成不行,佃租總是交不齊。
方渺渺是個好說話的,更不懂地裏的事情,往往心軟放過,讓人拿捏了去。
其實安順侯府收的佃租已是極低。有些心狠的主人家一年要收六成,再去了交公的稅,留在佃農手裏的就不剩什麼了。
但安順侯府一向隻收兩成,去掉交給朝廷的,自己能留下六成的糧。
但人總是如此,人善被人欺。安順侯府的大度,落到有些人眼裏就成了好欺負。就這二成,還往往缺斤短兩。不過是仗著安順侯府人丁稀少,沒有人來計較罷了。
後來方渺渺結了親,有些人更肆無忌憚起來。哪知道主人家的這位新“夫人”卻不好糊弄,作風和安順侯完全不一樣,手段也很凜冽些。
接管了安順侯府的賬務之後,先是敲打了府裏的丫環小廝,若有心思不正的,全部打發了出來。又將各處店鋪的賬全部查了一遍,賬麵不平的,又帶人來審問。
各處的管事起初還嘴硬,直到被點出賬麵不對的地方,才知道這不是能夠糊弄過去的,忙跪地求饒。麵色青白,早已是嚇破了膽。
眾人這才想起這位新來的“夫人”曾經可是京城有名的夜叉般的存在。傳說性情古怪陰冷,做事詭譎,如今一見,果然是真。
再說到那些佃農,封弄蓮幹脆把地都收回來也不租出去了。這可把佃農們都急壞了。
封弄蓮晾了幾日,等到眾人都惶恐不安時,才說出他真正的安排。地不租給別人了,但他要雇人幹活。說到每月的銀錢,一眾佃農嚇了一跳。
這銀錢給的比他們自己種還要高些。
跟太子合夥的棉布生意是一回事,自己私下裏的生意又是一回事。這部分就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所得。
為了避免生意競爭,自己的地裏得到的這些棉布並不在華京裏賣,讓石頭運到了蘇杭一帶賣去。蘇杭一帶百姓富足,天南地北的行商水商都在此交彙。
這些棉布販到這裏,自然頗得了一番豐厚的利潤。掙下的錢,便讓石頭直接在當地買地置業,甚至封弄蓮是準備派一批人到蘇杭一帶專門經營棉布生意的。
封弄蓮常對方渺渺戲稱:“都是給咱們小花攢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