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美一人在水一方(1 / 2)

楊不悔,與我不知道能不能說是青梅竹馬,在我小學二年級開學,也就是我剛讀小學第一年的時候(我小學一年級隻是報名、考試,並沒有上過課)看到破舊的教室裏擠著一群八九歲的孩子,農村的孩子,在那個年代難免落伍而又寒酸。隻是有兩個女孩外加一個男生,漂漂亮亮的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兩個女孩,一個是當時我們班的班長張宇真,另一個就是她,楊不悔,一個奇怪而直白易懂的名字。還有那個男孩,段子羽。楊不悔,段子羽,成為我後來生命中一直苦苦尋找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而尋找,但我冥冥之中感覺,一定要找到他們。

段子羽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流露出一個高手的風範,後來我才知道,他原來跟我一樣不是這個鎮上的人,隻是因為父親在鎮上的鏢局做個頭目,才來這兒學習。由於都不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在入學前就已經接受過基礎訓練,所以在那一屆學徒中,以我跟他的武藝最好,加之相近的氣質,我們也走的最近。在二年級年末大比武的時候,我以0.5分的差距,敗在了子羽的手下,居榜眼,我記得很清楚,語文卷上一個“鞋”字的錯誤,讓我與滿分無緣。我對他說,子羽,暑假的時候,校長一定會把第一的獎狀發給我。他笑了笑,好啊,那時我們一起考滿分。可惜,過年之後,他就隨他的父親遠走他鄉,從此多年無音訊。我們說好要一起考滿分的阿,我在心底說,既然你欺騙了我,我就一定要找到你,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第一。

對於楊不悔,我自然有著比段子羽更深刻的記憶,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四年的時光。那時的子羽和我是全班的中心,所有的同學都願意與我們在一起,可能是計劃生育製度在那個年齡段出了什麼問題,班級裏有一大半都是女孩子,真地像那個虛無縹緲間的“假寶玉”。而不悔,白雪公主一樣的可愛女孩,卻像灰姑娘一樣遠離人群,在廊道裏看著我與其他人玩耍,偶爾與我說句話,大多的時候與丁敏君在一起。她們兩個人的家好像在一起。

在放學的路上,我跟子羽曾經幼稚的相互約定,長大了,我一定把那個默默的公主楊不悔娶回家。子羽說,那你可就不能再打我家張宇真的主意。似乎,在那時我們的心中,楊不悔與張宇真就是我們各自的媳婦,將來的孩子他媽,嗬嗬,如今看來,心中猛然一酸,不悔,你知道嗎,段子羽竟真的與張宇真走到了一起,隻是你卻不知飄零到哪裏?

我與不悔的分離,或者說音訊的隔斷,完全是因為我那個自以為很有教育才能的老爸,他偏偏在我五年級末的時候,讓我到一所質量更好的學校去,雖然我們那座學校已經是鎮上最好的小學。

離開了,就再也沒有她的音訊。在那座學校裏,我認識了曾阿牛與小昭。在那個萌動的年齡,我們經常躺在學校的草坪上,看著柵欄外遠處的青山。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對他們說起那個女孩,楊不悔。一個寂寞的孩子,沒有我陪在她身邊,該是一種怎樣的孤獨。而當我終於鼓起勇氣,找到機會返回那所小學,去尋找她的身影時,卻無法發現她的蹤跡,她像段子羽一樣,人間蒸發似的在我的視野裏消失。轉學了。

生命就這樣,抓不住的流失,三年的初中忽然間過去了,而她就成為一個想念的對象,與小說一起撫慰了我那時年幼的心靈。身邊的同學朋友,都開始了青色的初戀,而我還在寄希望於那個夢想。

在中考結束後,我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尋找。從同學那裏,我終於打聽到段子羽的消息,原來七年前,他轉到另一個小鎮上去了,於是我翻過鎮子西側的那座山,到那個閉塞的小鎮,轉悠了七天。希望能在偶然的情況下,遇到同樣在街上溜達的他。當然,希望不是一般的渺茫,先不說七年來他很可能離開了這裏,就算他沒離開在我麵前出現,我又怎能認識?而那時得我就像傻子一樣,堅持了下來,而且是七天。嗬嗬,其實,五年後的我,仍如當初一樣傻,再次用了同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