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12點之前還有一章。。。
&&&&&&&&&&&&&&&&&&&&&&&&
“什麼?雷大哥,倭夷的科舉會不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在聽到了雷天易的話之後,不光是王開元,就是連屋子裏麵一向不問世事的南海也是大驚了起來。
科舉是一個國家的製度,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幾年舉行一次的。這是萬古不變的事情,王開元他們還不知道有哪一次的科考本來決定的,但是卻又停止了的。
一旁的南海也是那樣,雖然說南海沒參加過科考,但是畢竟小的時候他的爺爺也是經常地叫他讀書。所以說對於科考的事情南海也要懂一些,即便是南海也知道科考是件大事,不可能這樣輕易改變的。
因為之前王開元他們在雷天易交代他們打聽倭夷那邊的事情的時候已經打聽過了,倭夷那邊確實是要舉行的,否則的話不會連距離倭夷不遠的奉天城內得人都知道。所以說王開元他們明白倭國要舉行科舉是事實,不可能是誰憑空捏造出來的。
但是即便是傳言,那雷天易為什麼知道倭夷那邊不會舉行科舉呢?而且倭夷舉行科舉與否與他們買布鞋和麻衣到那邊去賣有什麼關係呢?這是王開元他們很納悶的事情。
“嗬嗬,倭國再過幾天是要舉行科舉不假,按照常理來說賣一些宣紙和毛筆到了那邊會賺錢。可是科舉考試是幾年進行一次的,每到了這個時候倭國裏麵的那些造紙廠一定會加大全力生產,這樣一來雖然說不一定夠用,但是宣紙的價錢病躲不了多少。”雷天易見到王開元等幾人都是為這件事情苦惱了好久,再加上現在已經到達了倭國,於是雷天易索性就準備直接的直接告訴他們好了。
聽了雷天易的話,王開元他們都是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雷天易的話。
雷天易說的不錯,像這種就是連王開元這樣的孩子都能夠想出來的主意,那麼其他的人怎麼會想不出來呢?
況且倭國的這個科舉已經進行好多次了,就算一開始不知道科舉的時候是個巨大的商機,那麼經過幾次之後這種狀況絕對就會被人發現。所以說即便是雷天易想要從這中間分一杯美羹,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況且,就算我們買了宣紙什麼的東西過來也賺不到什麼錢。即便是在科舉期間這些東西的價錢能貴一些,但是頂多也就有一倍的利潤。而一場科舉下來所需要的宣紙也是有限,即便是我們非常努力的話,能搶到萬八千張的份額已經是不錯了。這麼一來,做成這筆生意還不夠來回的路費的呢。”
雷天易先是幫他們分析了一下做宣紙生意的成本,想要告訴他們做宣紙的生意絕對是不劃算的。
“那麼雷大哥,既然我們做宣紙生意不成,利潤沒有多少。但是現在我們帶了這麼一船的布鞋來,而且倭夷都是不穿布鞋的,這樣一來可是連一文錢都沒有了。”
王開元很同意雷天易的看法,最開始王開元想要做宣紙生意確實是在聽到倭國科考之後的第一反應。但是現在聽完了雷天易的分析之後,王開元總算是明白過來了,為什麼雷天易沒有帶著宣紙和毛筆過來。
但是即便如此,在王開元看來雷天易也不應該帶著那些沒用的布鞋來倭夷這邊。即便是宣紙和毛筆在倭夷這邊沒什麼利潤額話,那麼堂堂大清國那麼多東西,隨便帶一些都會有利潤的。不用拿別的,單單是絲綢和茶葉,把這些東西拿到倭國來就不錯,像一些清國的商人,他們帶著那些東西來到倭國或者朝鮮都賺到了大筆的銀子。在王開元看來如果雷天易也帶著這些東西,多做幾趟的話,肯定會有可觀的利潤的。
“好吧,我現在就和你們說一下我為什麼不帶宣紙或者那些絲綢茶葉,反而帶著那些倭夷用不上的布鞋。過幾天倭國是有科考不假,但是我要讓它停止。”
雷天易端起了房間桌上的一杯茶,用茶杯蓋撥了撥茶杯內的茶葉,然後對著屋子裏麵的幾個人說道。
“什麼?要讓科舉停止?”
聽到了雷天易的話,屋子內的這些人都是驚訝的站了起來,並且感覺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可奧一般都是國家舉行的,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很重要的事情。就拿這次的倭國的科考來說,因為這次的科考,倭國甚至是出動了大批的軍隊,就連海上都是加大了戒嚴的力度。可想而知,四年一次的科考對於倭國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估計因為倭國科考的事情,那些天皇包括幕府的人都是花了大心思準備,那些人是絕對不會讓計劃好的事情流產的。這就像清國的皇帝如果想要建造一座陵墓的話,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隻有初夏比較大的事情,例如出現災荒,朝廷的資金受到極大的限製。隻有在這樣的時候才能夠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