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無名大陸的一片深山叢林中,已是深冬,今夜星光黯淡,一名十多歲的少年正躺在一堆篝火旁,雙臂交叉墊於腦後,嘴裏咀嚼著白天采來的野果,果肉微酸,故少年在咀嚼時眉頭微皺。
他咀嚼野果並非為了果腹,看著身旁灑落的野獸骨頭,以及篝火上方仍然在炙烤的剩餘一半獸肉,就知道這個少年剛剛吃下一半的獸肉已經解決了他的晚飯。
這種無名野果可以清除飯後嘴裏的異味,故自從無意間發現這個功能以後,少年就習慣飯後嚼幾顆。少年身披獸皮,赤腳,身體並不臃腫,但很結實,麵貌平凡,稚嫩的臉龐上有著大多少年並不具備的成熟和深沉。
少年名叫陳笑天,自幼無父無母,在不遠處一個小山村長大。據村裏人說,村中的一個老伯在某日清晨的村口發現了尚在繈褓之中的陳笑天,繈褓之中別無他物,隻是包裹的外麵繡了三個字:“陳笑天”。
把他撿回的老伯在請村裏唯一略懂筆墨的王先生看過之後就以這三個字做了他的名字。因為撿回陳笑天的老伯也是孤身,而笑天又太小,正是嗷嗷待哺的時候,老伯就把他抱給了村裏正在哺乳的李嬸,給他喂奶。
這個小山村,名為趙村,隻有一百多口人,大多以捕獵為生。因為附近叢林中野獸較多,村民倒是不愁溫飽。
趙村距離最近的小鎮也有百來裏地,山路崎嶇不便,與鎮上人來往較少,鎮上的官員隻是一年來收取少量的賦稅,大多以獸皮、獸肉抵稅。故村裏人甚少出山,大家世代群居於此,村中關係和睦,不分彼此,倒也安樂,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滋味。
在陳笑天五歲時,老伯也病逝了,陳笑天就一直在村中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十歲以後村裏的男孩子就開始隨著村裏的男丁進山打獵,陳笑天就這樣,因為不缺食物,又常年進山打獵,一直長到十五歲,生長的很是結實強壯。
陳笑天自幼聰慧,跟著王先生讀書識字,慢慢知道了這個大陸分為三個國家,陳笑天所在的是大唐帝國,當年這個小山村基本屬於與世隔絕,隻是在王先生書中有對外麵世界隻言片語的記載。
隨著年齡逐漸增大,陳笑天不禁生出了走出去看看的想法,內心深處也是存有找尋自己父母和出身的渴望。
至於是誰把陳笑天遺棄在這個偏遠山村,多年來村裏人也在茶餘飯後有諸多猜測。
如果說牽扯到什麼恩怨仇殺,這麼多年以來卻從來沒有陌生人前來問詢追查;如果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哪裏會跑到如此偏遠的地方丟棄。如果說出身不凡,又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證明身份來曆的東西。
村裏的孩子到了十五歲就開始在稍微近一些的山林中獨立獵殺一些並不凶猛的小獸,陳笑天因為聰明靈慧,很早就掌握了打獵的基本技巧,捕獵和野外生存的本領已超越同齡孩子很多。
近半年來,陳笑天總是喜歡獨自進入深山捕獵,夜晚常常宿於山中。村裏人開始並不讚成,可是隨著陳笑天每次都在山中逗留或三五日、或十多天,都能安然返回,大家也就認可了他的生存能力,不再過問。
就在此時,陳笑天眼睛半睜半閉,仍然在思考著離開山村出去闖蕩的打算。
聽王先生說,外麵的世界非常廣大,他也隻是年輕時去鎮上的學院讀書,跟著同窗去過距離這裏最近的大城:桐城。那裏的繁華已經令王先生目不暇接,何況聽說大唐國還有比桐城更大的都城,繁華興旺更過百倍。
甚至有著得道仙人的傳說,他們法力無邊,可以呼風喚雨,長生不死。村裏最老的獵人也說曾經在叢林的極深處打獵時偶爾看到神仙捕殺凶獸,他們力大無窮,手中的兵器可以擊殺百丈之外的野獸,奔行急速,猶如飛翔。還有等等種種傳說,令人聞之熱血沸騰,心向往之。
到了現在,村裏的王先生已經沒有教陳笑天的東西了,王先生不止一次說過,憑陳笑天的聰慧,不用說到了鎮上,即使是桐城,也是書院裏的天才,如果去大城的書院讀書,一定會有大出息。
而打獵的本領,村裏的獵人隻是利用自製的簡單的石矛、弓箭等武器,在叢林的外圍活動,獵殺一些豺狼虎豹,再勇敢的獵人也沒有人敢深入叢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