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1 / 1)

1983年7月傍晚,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辦公室燈火通明,一群人圍坐在郝永生的身旁,人手一個筆記本,仔細記錄著,一頓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郝永成的思緒。他接聽電話:“什麼?是真的嗎?好的,好的,我馬上組織人手!”

放下電話,他半分鍾都沒有說話,郝永成是想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從電話的寥寥數語裏,便讓郝永成有種強烈的預感,這次事件有可能會找到那東西的一些蛛絲馬跡,從而對揭開那個千年的秘密產生一點幫助,這不僅涉及到整個家族,更波及到......郝永成不敢繼續往下想,他趕緊組織人員前往現場。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葉家山建設工地,人聲鼎沸,涉事地點已被一條警示帶圍了起來,群眾爭先恐後瞅著看熱鬧,還有一群人扛著攝像設備忙著向守衛的保安出示記者證,甚至有的已迫不及待地就地拿起話筒報道起來。

在聚集地的中心,是根據群眾的舉報,發現並正在清理的一座疑似周代的墓穴。研究所副所長郝永成是一位國內知名的考古學家,也是此次考古項目實地發掘的領導者,他對商周時期的文化以及墓地建築結構,特別是對一些周國居住遺址和文化遺址,現存於地上的商周時期遺跡、文物,如青銅器、陶器、手工物品等有著豐富的發掘經驗。

這是專家初步認定的西周墓群,發現此墓,據說填補了中國曆史500年的空白,曆史或許要被重新書寫。快到淩晨,墓穴口才被挖掘出來,幹燥而發灰的磚塊,顯現出一絲來自遙遠文明的神秘色彩。郝副所長小心而仔細地勘察墓穴的情況,在墓穴入口處附近,有一塊凸出的一平米正方形石碑,一層薄薄的泥土被小刷子剝開,碑上的字跡逐漸清晰起來——金文刻下的“忽雷駁”三字映入眼眶。郝副所長眼睛一亮,雙眼又迅速掃了一遍,臉上略帶驚愕,他起身站起來,若有所思地望著地麵發起呆來,爾後再一次回到石碑前,反複地觀察墓地四周的地質結構,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稍稍定了定神,指示著全體考古隊員們今晚一定要把墓穴的大門清掃完畢,甚至通宵加班都要清掃出來。

深夜,工地上圍觀的人們逐漸散去,可發掘現場仍然燈火通明。郝副所長一旁的盒飯已放至冰涼,他心事重重地盯著墓穴一刻都不願離開,這應該是考古學者們的通病,通常來說,世界上沒有實物比得了精神世界的“好奇”。

在此之前,助手小吳已送來了上級部門機關下達的批文,上麵明確指示,由於工地地基的建設已將地下基礎層麵破壞,因此要不惜一切代價對這群墓穴進行搶救性發掘。郝副所長並不關心這些紙麵上的東西,這麼多年和上級打交道,這種俗套的指示其實早已在他意料之中。現在,他的大腦裏全是“忽雷駁”!

所長!通道已打開了!小吳的呼聲讓郝副所長迫不及待地起身快步跑到墓地入口。隻見一條一人寬的通道展現在眾人的麵前,凹凸不平的泥土地前方是昏暗而令人不安的道路。

“我來!”小吳挽起袖子,準備打頭陣,另幾個小夥子也在一旁摩拳擦掌。

“不!讓我來吧,裏麵情況未知,我是所長,理應身先士卒!”

郝副所長狠吸了一口氣,從小吳手裏搶過氧氣麵罩戴上,拿起手電筒率先朝裏麵走去,經過窄窄的兩個彎道,在一個充斥著煤炭與硫磺混合氣體的墓室裏看見一具棺木,棺木的外麵已被白蟻或一些蟲類啃得麵目全非,郝副所長開始打量起四周的情況。緊接著他做出了似乎有違中國考古發掘相關規定的某些舉動,他嚐試用手直接打開棺木,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棺蓋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掀開,塵埃落定後,棺木裏麵散落著一些好似動物骨骼的遺骸,郝副所長小心翼翼地扒開零碎的骨渣,往深處摸尋著,很快,他的手感觸到一件成形的堅固物品,頓時,他麵露喜色,嘴巴輕輕吹開外表的灰塵,在手電光的反射中,映入眼簾的是一件類似於戒指形狀的,內徑卻比戒指大得多,是一件金屬材質打造的物件,那東西並未因為時間的久遠而失去原有的色彩,在手電光的照射下,散發著墨綠色的光彩,玲瓏剔透,栩栩生輝。

就在郝副所長忘我地端詳並由衷感歎這件物品之珍貴時,小吳不經意間悄悄從背後步入墓室......郝副所長手心一個顫抖,文物失手掉落在泥土上,隻聽見清脆的一聲,瞬間傳來的好似猛虎咆哮之聲,刹那間,地動山搖,震耳欲聾,隻見眼前白光忽地一閃,瞬間一劃而過,半響,黑暗再次籠罩在整個墓室之中,而那文物有靈性般地,神奇地消失在黃土的深處...。

注1:“金文”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鍾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