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結局(1 / 2)

這不是一本小說,它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所以,可能讀起來平淡無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生活原本平淡多於絢爛。所以,這本書獻給看到它,並能引起共鳴的有緣人,願你們生活如意,萬事皆順。

來說說故事的主人公向榮吧:“闊太太”是更多人對全職的理解。首先,她確實是幸運的,不為柴米油鹽而發愁,但是,她每天的工作量並不比上班族輕鬆。

她每天二十四小時上崗,沒有休息時間。如果硬要說有休息的話,那就是在她做飯的時候,有時候她做飯去了,李鵬飛會帶著孩子玩兒。

她感覺無比的輕鬆,別人永遠難以理解,對於一個全職媽媽來說,隻要沒有孩子在身邊哭鬧,那就是一種休息。

於是,向榮也很疑惑:做飯是一種休息?那她應該很喜歡做飯,很想做飯?那到底是休息沒休息?

其實,她一點不喜歡做飯,就像多數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一樣。

然而,很多人又有選擇換工作的權力,她沒有。

所以,做飯天天有,一天三頓。

休息卻未必天天有,更多時候,她要邊做飯邊帶孩子。那是一種更嚴苛的考驗:

切著菜呢,孩子要尿尿。

炒著菜呢,孩子要抱抱。

她在灶上忙得熱火朝天,孩子在地上摔得杯盤狼藉。

......

想必,更多人對“全職”有所誤會。但是,因為家庭需要,“全職”這個群體又在不斷增大。

她們在忙碌和不被人理解的夾縫中身心俱疲。

近來,發現報導產後媽媽自殺的新聞很多,於是越發關注,越關注就發現這樣的事越多。

這值得人深思。

文中的向榮也自殺過。她多次想跳樓,隻因為出租房被焊接了實心的防盜窗條而多次被動為其所救。最後選擇了割腕。

這裏要說的是,為什麼多數媽媽在與生命掙紮的最後一刻選擇的都是跳樓?因為自殺需要勇氣,求生才是人的本能,想不開隻是一瞬間的衝動。而成全那一瞬的衝動的最好方式就是跳樓。快速、直接,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留戀,沒有時間後悔。

除了心理壓抑以外,全職媽媽最糟糕的一個難題無疑就是與社會脫節。做全職時間越久,朋友就會越少。向榮的生活很單調,僅有的朋友屈指可數。

說起朋友,又要聊到中年女性的婚姻生活。

英子,算是向榮的朋友圈裏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她是一個集美麗善良和溫柔賢惠於一身的女人,在老公出軌後,開始了婚姻保衛戰,各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招數,讓向榮已經認不得這個最要好的朋友。現在已經時過三年了,她還在生二胎的路上堅持不懈地努力,至今與二胎無緣。

李廣的老婆,一個受不得丁點委屈的女人,有事也藏不住,從她總是在人前數落李廣的不是上可以看得出來。當她逢人便把李廣“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發泄了一遍後,帶著幾歲的女兒離婚了,據說,現在相親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