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裏見方的城牆,上下三層,每層都配備了火槍兵,而城牆上,更是囊括了明國所有的火炮,五寸炮一千二百門,四寸炮二千四百門,總計三千六百門。
此城隻有兩城門,東、南城門,為得是與方便運輸。而火炮和火槍兵皆集中於西、北兩個城門,三千六百門火炮,集中在二麵城牆之上,密集度已經達到了巔峰。
在柴榮看來,這些黑呼呼的鐵疙瘩那就全是一堆堆的鐵錢啊,從自己登基以來,手頭就沒有寬裕過,這幾年緊巴巴的日子,還不如義父郭威在世時,做個節度使更寬鬆些。
柴榮心中感歎,但他非常不明白,百裏無忌有這麼多的好東西,為何不直接拿出來,用到西線戰場上去,何至於象現在這麼被動。
百裏無忌象是看出了柴榮的疑惑,解釋道:“二弟,這每一門火炮,輕則一千多斤,重則三千斤,試想如何將它們送到需要的戰場上去?運輸不便,是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就想了個辦法,海運。就如你所看見的,單就建造如此小小二十裏見方的城,我就征召了五萬民夫,花了一年時間,無數次地艦船運輸。”
百裏無忌話頭一轉,道:“其實,現在的一切問題都集中在道路上,路通則軍至,軍至則天下太平。”
柴榮聞言點點頭陷入了沉思。
百裏無忌卻不想讓柴榮思索,說道:“二弟,你再看看城外的溝渠。”
柴榮聞言眺望城外,見沿著遷州城牆一裏距離有一條三四尺寬的河,說是河,有些寒磣,因為裏麵沒水,而且不深,一個中等個子跳下去,深度也就齊胸。
柴榮猶豫地答道:“這難道是護城河?”
百裏無忌搖搖頭,說:“二弟且看。”轉頭向彭曉下令道:“令戰壕火槍兵進入戰備。”
彭曉隨即下令。於是,人影綽動之中,戰壕上密密麻麻地臥滿了明軍士兵。
百裏無忌對柴榮說道:“這是戰壕,不是護城河。如此一來,不管遼軍遠近,高矮,明軍的火力都能夠夠得上他們。”
柴榮今天算是開了眼了,也許,隻有象明國那樣有著厚實家底才能讓百裏無忌如此肆無忌憚地“折騰”。但不得不說,如果遼軍真要敢來,那就是死路一條,遷州城已經被百裏無忌改造得如同一隻渾身直刺的刺蝟,隻要敢接近,就必紮得你流血不止。
……。
一天後,陳延正率五萬明軍趕到遷州城。當陳延正看到這座城池之後,他的神情無柴榮並無二致,他做為燕雲十六州最高的指揮官,竟不知道百裏無忌將遷州城改造到如此麵目全非的地步。他隻是接受旨意,令他及其麾下士兵不得過問遷州事宜,在陳延正的腦中,原以為這也許隻是百裏無忌囤積軍械之處,可現在的景象,讓陳延正目瞪口呆。
百裏無忌令陳延正五萬明軍囤於遷州城北,嚴令沒有命令不得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