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 / 1)

曉燕問我:“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在哪個國家的哪個朝代生活?”

我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

“為什麼呢?給我個理由。”

小嬌說:“我知道。在那種亂世裏,你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林琦則說:“不會是因為那個時候出了很多偉人吧?什麼孔孟老莊之類的。”

我笑著說:“不是。我選擇那個時代,隻是因為在那時,隻會吹牛的閑人也會過得很好。曆史上好像有過這麼一個人:他窮困潦倒了半生,後來去投奔孟嚐君。不幾天,他就拍著劍鞘說:長劍啊,咱們回家吧,我吃飯都沒有肉。總是喜歡扮演仁義角色的孟嚐君,就很大度地請他吃肉。再不久,他又拍著劍鞘說:長劍啊,咱們回家吧,我出門還沒有車呢。於是,他又有了馬車。後來,他又拍著劍鞘說:長劍啊,咱們回家吧,我年紀這麼大了,還沒有老婆呢。於是,他便有了老婆。我很羨慕他。”

她們笑著罵我:“大懶蟲!流氓!”

從這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懶人。

可是,畢竟已經到了九年級,各種各樣的作業和任務,像五指山一樣將我死死地壓住,使我不能偷懶、疲於應付。我並不是一隻被蒙上眼睛就隻會轉著圈拉磨的毛驢,自然就會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輕鬆一點。

隻是我清醒地知道,擺在我麵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做成功的範進,要麼做失敗的孔乙己。而我不願意做孔乙己。這就意味著,我隻能通過提高我的工作效率來減輕我的壓力,而再也不能很蠻橫地把束縛我的一切都砸成爛泥。

不過,就真的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嗎?

一天,我在一份無聊小報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是養美國青蛙可以發大財,一年收入會達到幾百萬。我閉上眼睛,腦海裏馬上出現一隻隻由美元做成的青蛙在歡快地跳著。我心動了,興高采烈地去找班主任商討可行性。

班主任大怒,狠狠地把我罵了一頓。他問我:“如果有人散發一些無聊小報,說他是上帝。你信不信?”

接下來,我又在雜誌上看到一些關於學習方法的廣告,說是隻需要少量金錢,就可以學會成為天才的學習方法。上麵的事例和數據吸引了我。我是一個懶得背書的人,那麼多政治題目讓我很是頭痛,就決心試一下。我還訂製了一套“助聽器”,廣告上的功能說得天花亂墜,說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背書的效率。

首先拿到手的是“助聽器”。一看之後,大失所望。說白了,那東西隻是很簡單的耳脈而已,居然耗費了我四十塊錢。這才開始懷疑,那些做廣告的恐怕都是些騙子吧,其中所列的事例恐怕也未必可信。那些騙子還說,用這個“助聽器”的時候,要自欺欺人地對自己說:這東西很有效,我覺得對我的幫助很大;這樣子可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定製的三套書也陸續到了手中。其中一套類似於*,說是要每天打坐,同時幻想有一股氣體從丹田開始順著全身流動;還要幻想有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明媚,周圍的空氣很新鮮。我把這本書丟在一邊。胡濤見了覺得有趣,就拿去修煉。然而幾天之後,他就說練功頭疼,把書還給我。後來我們就把這書用來擦屁股,每一頁紙都沒有浪費。

還有一套書是講飲食的,說飲食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也很大。每天要吃些什麼,做什麼樣的菜,各種調料放多少,加工多長時間,等等。我看著這書都快要哭出來了,每一本書都是二十塊以上,居然就買了這麼些垃圾!

唯一對我有些微幫助的一本書,是《四輪學習方略》。其實,這本書裏也並沒有多少新意,主題思想也無非是循序漸進地、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和複習而已。不過這本書的道理說的還是很好的,最起碼看起來挺不錯。

之所以說這本書對我有些微的影響,是因為它可以用來幫助別人。我雖然覺得那本書完全可以當成蘿卜白菜來吃的,自己卻從來也沒有應用過。因為,那本書的方法很煩瑣,而我喜歡簡單;那本書將生活和時間分割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片斷,我卻喜歡自由、灑脫、任性的生活。這種個性也就意味著,從今以後,除了用聰明的大腦和辛勤的汗水,我再沒有別的可以和競爭對手相拚搏。我終於認命了。

不過,因為這本書,我的周圍卻迅速地聚集起大批的人馬來。我把書借給他們看,同時將從這本書上看到的好的學習理念,加上我個人的學習經驗,跟他們探討、分享。

幫助別人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別人因自己而得到提高的時候。而看到自己被承認與欣賞,那種快樂簡直就像你站在珠穆朗瑪峰上,向著全世界高喊:“我是天才!”一樣興奮與快樂。我體驗了這所有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