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之時,草長鶯飛,最是一年好時節。遠遠望去,通往山城的馬路上,一輛馬車悠哉的行駛著,看得出駕車的人很有經驗,速度並不快,但是卻十分平穩。
掀開馬車一側的簾子,一陣清風吹進,卻是帶著陣陣草木的清新之氣。
“陽光明媚,綠水青山,卻是家裏那霧霾的天空不能比的!”
“是的呢,少爺,縣裏人氣渾濁,確實不如此地風景秀麗,不過縣城又何時有過霧霾?”一陣女聲傳出,原來馬車內卻是坐著一個十六七歲富家公子和一個年齡相仿的丫鬟。公子一襲青衣,相貌雖然清秀,卻算不上俊俏,體態偏胖,手裏一本泛黃的書冊,一看便是讀書之人。
女孩兒是丫鬟打扮,不過衣著整潔,頭上還有一支價格不菲的簪子,看得出主家對其很好,值得注意的是,丫鬟旁邊一把戴鞘短劍放在車座旁,也不知是用來裝飾還是防身。
青衣少爺沒理會眼前的小丫鬟,又把目光看向了車外的風景。少爺知道自己心情卻是沒人能夠理解,即便是最親的人。
琴兒見少爺不理自己,很是無趣,便也從身後抽出一把古琴,隨意撥弄起來,優雅的聲音從馬車內傳出,小小丫鬟竟頗有才華。
車輪碾過陸地,留下一道並不清晰的車轍印,不久又被微風吹過的塵土掩蓋,隻是不知年少的主仆將會有著怎樣屬於他們的故事。
蕭家乃是山城三大家族之一,與齊家和唐家並列。蕭家大院在山城西南方向,是山城最大的宅子,大院中光是房屋便有幾十間,丫鬟老媽子十幾人,護院家丁更有近三四十人之多。
蕭府內院一座院落中,兩個丫鬟正竊竊私語,聲音很低,並無他人注意
“聽說二老爺家的大公子今日便可回返,十年了,看來又要熱鬧了,隻是咱們可別跟著早了災!”年長些的丫鬟道
“姐姐擔心的是,自打十年前二夫人懷了二老爺的骨肉住進蕭家,二老爺的原配大夫人和二老爺大打出手之後帶著大公子蕭逸憤然離開,一晃也有十年了,聽說八年前大夫人在老家病逝。說來這大少爺和和二夫人也算是仇人見麵了,可不知以後要出什麼事呢!”年輕的丫鬟回應道
“要我說,最近可都仔細著點兒,誰知道大公子哪天過來替母報仇,蕭家又是練武的出身,一個不小心連帶著你我拉出去杖斃了也是常事。”
兩人窸窸窣窣,說了半天,直到手中的活做完了才一起離開。
晌午時分,蕭逸帶著丫鬟琴兒終於進了山城,看著街上人來人往,不知比鄉下的縣城繁華多少倍,畢竟山城乃是人口數十萬的大城,是青州第一大城,隻看鱗次櫛比的一家家店鋪和隨處可以聽見的吆喝叫賣聲便知其繁華程度。
“老人家,冰糖葫蘆給我拿兩串!”蕭逸知道琴兒這丫頭越來越像自己一樣饞嘴,看見有冰糖葫蘆便隨手買來兩串
“謝謝少爺,少爺那裏有做衣裳的,這次來山城咱沒帶幾件衣裳,不如給少爺你做兩件呢?”
“衣裳回頭再說,咱先去迎客居吃飯,也不知這山城的飯菜和家裏比怎樣!”
“好呀好呀,不過要我說山城的迎客居雖然名聲不小,但也就是那麼回事,想也不可能比家裏畫兒妹妹做的好吃呢!”
身後牽著馬車的蕭府護衛蕭全意外地看了眼琴兒,也不知這丫頭哪裏來的自信,竟然不把齊家百年老店迎客居放在眼中,但是青衣少爺隻是點頭笑笑,似乎並不覺得小姑娘在說大話。蕭全,也即是蕭家的一等護衛,搖搖頭不動聲色跟著二人走去。
迎客居二樓臨窗一桌,蕭逸、琴兒坐在一起,一邊看著小二拿出的菜單,一邊聽著小二介紹:
“就糖醋魚,辣子雞,什錦豆腐,軟炸裏脊吧,另外時令的新鮮蔬菜可有?”琴兒清脆的聲音響起
“客官見諒,此時乃是初春,自是沒有新鮮蔬菜,去年的蔬菜倒是品類不少!”小二點頭歉意道
“恩,那就算了,再來兩碗野菊花雞湯,另外湯菜要放上品油,上品鹽”
“是是,小人省得了”小二恭敬地說道
“小丫頭嘴也刁的很!”蕭逸道
“公子你說我們要不要把鄉下馬上下架的新鮮蔬菜運過來,那可是你費了好大的勁兒種的,還沒吃到呢”
“算了,太麻煩了,都留給王叔家和夫子家用吧”
“哦,幸好少爺的上品精鹽攜帶方便,這次帶了不少,想來夠我們用幾個月了,想也知道此處也好、蕭府也好上品的精鹽也是泛黃的”少女丫頭絮絮叨叨說道。
蕭逸點點頭,倒是讚同了丫頭的做法,青州所在的夏國一般家用鹽不說苦澀難吃,竟然還有很多雜質,便是丫頭在客棧囑咐的上品鹽在蕭逸和丫頭看來也隻是勉強過得去。
“丫頭,你看蕭全的身手如何?”
“少爺,蕭全不是說隻是蕭家普通護衛嗎,粗通拳腳而已,也能引起少爺的注意?”琴兒愕然道
“嗯,莫要小看了他!”蕭逸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