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卿生的映像中,媽媽其實根本不是個生意人,花圃開在仁愛,種植的花草都是提供給延州的幾家花藝園圃,植盆後再銷售給終端市場,而那幾家花藝園圃,其實是媽媽的老同學搭橋介紹,這麼多年來,媽媽並沒有想法繼續開拓市場,生意規模始終不變。
然而,給工人的工資卻是陸續在漲。
卿生也不懂生意事,這回看賬,她覺得花圃的營利隻夠維持媽媽和愉姐的生活,不可能有更多的節餘,但沒想到,媽媽還有一筆不小的存款。
所以卿生才覺得十分驚異。
莫勿替卿生釋疑:“阿姨經營花圃,雖然沒想過賺取豐厚的利潤,可正因如此,她一直固守著誠信的原則,對於阿姨的客戶來說,本來就是熟人,阿姨提供的花草易於植活,哪怕價格相比別的花圃略高,對於他們來說也能獲益,並且十分有利於他們維護好自己的客戶,因此阿姨的花圃其實是有十分穩定的客戶群。
花圃不需要在宣傳和業務上花耗資金,雖然規模沒有擴大,其實利潤固定,阿姨一直生活在仁愛,沒有太多的消費欲望,除去人力成本和生活上的開銷,其實有筆節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種狀況應該維持了不短的時間,卿生你想想,當時愉姐發生意外,阿姨如果沒有存款,又哪裏負擔得起愉姐的醫療費用和經濟賠償呢?
再說你吧,讀大學時就自己勤工儉學了,學費沒讓阿姨操心,畢業後就自力更生了,經過了十多年,阿姨當然會有積攢。”
“媽媽現在把積蓄交給我,我……”
“你就留著唄,長輩的心意,你要是拒絕反而會讓阿姨不安。”
做為一個生意人,莫勿卻根本沒想過為未來嶽母出謀劃策,把仁愛花圃做大做強的打算,他倒覺得未來嶽母所堅持的生活令人向往,有個營生,能維持衣食飽暖,隻把少數的精力消耗於保證基礎物質條件,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愛好的事物上,滿足高品質的精神生活。
花圃有如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就該遠離紛爭炮火。
還沒在家住幾天,卿生媽媽就在催卿生回申江了:“仁愛的事其實也沒啥好廢心的,關鍵是小莫那邊,他為了請長假,這段時間課時安排得密集,而且還有生意上的事,總得要安排好才能給合夥人一個交待,他們的公司可不像我們的花圃隻負責這麼幾個工人,生意做得越大,操心的事可就越多,肩上的壓力也越大。
你得多幫幫他,至少生活上要給予關心和體貼,外賣還是少吃些的好,你有空就多在家裏做幾頓飯……”
卿生笑著聽完了媽媽的嘮叨,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原來是這樣啊。
她從不知自己的媽媽也像很多的媽媽一樣,心思其實也在子女身上,平日裏想念在外的孩子,盼著孩子能多回家看看,可真回來了,又擔心這兒牽掛那兒,催著孩子離開,嘮叨就是媽媽表達不舍的方式,她想要孩子陪伴,更希望孩子幸福。
卿生沒告訴莫勿她今天會回申江。
莫勿今天有課,還都是大課,此時他應該站在講台上發揮他的風趣幽默,力求把那些枯躁乏味的知識變成學生記憶中的亮點,回去的路上卿生一直在逛申大的論壇,關於莫老師就要請假,闊別講台的帖子已經被頂成了熱點,學生們紛紛計算著莫老師剩餘的課時,表達著依依不舍的心情。
卿生看著看著就有一種歡喜,她就希望光芒萬丈的莫小勿被許許多多的人喜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更多的學生對某門學科產生深厚的興趣,這是少年莫勿立下的宏誌,現在他的誌願達成了,他是因此才變得光芒萬丈,帖子裏有學生們發出的許多“實勘”照,莫勿和他們在一起,笑容從來陽光燦爛。
家裏和一周前變化不大,無非就是堆在洗衣房的髒衣服被“積攢”下來,陽台上的花花草草略顯萎靡不振,書房裏書本從書架上取下來堆成一疊,冰箱空了一半,快熱米飯和自嗨鍋吃光光了……不對,看來莫老師沒忘了進貨,隻不過把新貨隨便堆在了餐桌上。
卿生很簡單地收拾了收拾,然後她就出門了。
她有一個計劃,已經迫不及待就要實施,這個計劃並非醞釀已久,但其實關於計劃的“核心內容”,已在她的腦子裏隱隱地盤旋了不短的歲月,她從前隻是想用另一種方式呈現,隻有她一人知道其中的因果,像用筆在一本書裏把某句詩的文字下劃出一條彎曲的線,那句詩就是她的心事,但除她之外,不管誰看都不明白那條線的涵意。
要完成這計劃,必須拜托五師兄,卿生去了五師兄家裏,不出任何意外地,雖然五師兄很爽快就答應了幫忙,然而不吃完晚飯就走,那是絕無可能發生的事。
莫勿一直不知道女朋友已經回申江了,他最近也在籌備某個計劃,冒出無數個想法卻都被自己給“槍斃”了,計劃尚無頭緒,他也暫時沒有閑心呼朋喚友尋歡作樂,等他剛推開家門兒,就意識到某人“回歸”了。
客廳裏飄浮著若有若無的桂枝香,是卿生在家時不忘熏燃的香藥,莫勿卻一直不會擺弄這些香熏,但他還挺享受這樣的氛圍,植物的香氣可以打破鋼筋水泥牆壁的局限,使人有若置身大自然,莫勿構思某項計劃時,他往往會在小說裏尋找靈感,而他喜歡的那個作者特別擅長描寫各種各樣的氣味,靠著筆下人物的嗅覺感知用春秋筆法烘寫所處的環境,莫勿沉迷這類的文字描述,他也希望自己能在他所愛的植物香氛裏逐漸沉浸,身體靜下來了,思緒開始活躍,莫勿想他過去老愛往卿生家跑,原因之一就是他能在卿生的家裏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