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變了,這是我回家見到母親的第一感覺,她不再像以前一樣不介意衣著問題,不介意發型問題。她將前麵的幾根頭發染成了暗紅色,她開始挑漂亮的衣服,用可以美白的化妝品,甚至介意起了身材問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不再是“軒軒你回來了”。而是“軒軒,你覺得媽媽這個發型好嗎?”“你看媽媽有沒有胖起來?皮膚有沒有白起來?”。母親的這種改變讓我震驚,讓我高興,同時也讓我擔憂。
震驚的是在短短的一個月裏母親的變化之大;高興的是母親終於走出了父親給她的陰影;擔憂的是短期內的變化往往會導致人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好,一個是壞。雖然別人說懂得打扮是一個人變壞的前兆,但我寧願相信它有兩個極端。
母親在這一個月裏胖了不少,臉蛋也豐滿了許多,但沒了以前胖嘟嘟的感覺。皮膚也白了許多,不管是不是那些化妝品起的作用,總之母親看上去就是年輕了許多。
現在母親每穿一件衣服總要問我們好不好看,無任是去逛街還是要去見朋友。每次去買衣服,母親總要拉上我和弟弟,穿著自己認為不錯的衣服,在試衣鏡前轉著圈圈,然後問我們好不好看。有時她也會穿去給父親看,若父親說不好,她立馬拿去換掉;若父親覺得不錯,她就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來,眼角眉梢都是喜悅。
隻是弟弟對母親突然的轉變有點接受不了,或者是不明白,起先他隻是在私下裏問:“姐姐,你有沒有覺得媽媽變了,老是問我們她有沒有白了,有沒有胖了。”但是到了最後被母親問的煩了,便當著她的麵問。母親看著我們,尷尬的笑了笑。她說:“你們以為媽媽還那麼傻啊,老是被你爸氣死,連飯也吃不下。媽媽也想通了,反正氣也要活,開心也要活,那我還不如高高興興的過呢,氣壞了可是自己的身子,不值得。”
我欣慰的看著母親,真的不一樣了。母親沒念過書,大道理她不懂,碰到這種事她也曾迷茫無助過,但她畢竟不是一個會鑽牛角尖的人。
“軒軒,待會媽媽給你去買幾件衣服吧,都上高中了卻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母親將我帶來的幾件衣服全扔進了衣櫃裏,大有壓箱的意思。
我隨便“恩”了一聲,繼續看著電視。對於衣服我一項沒什麼概念,隻要合適保暖就行。隻是母親似乎並不這麼認為,從三十號我回家到今天這三天來,母親從未放棄對我的解說,反倒到了最後還是我先放棄了。
“我也要買。”在被母親以“你衣服還有很多”為由拒絕了不下十次的弟弟依然不死心的開口。其實弟弟的衣服不是很多,隻是他自己買的勤一點,不像我一年難得去逛幾次街,但是母親卻不知道。私下裏弟弟常跟我抱怨母親隻給我買衣服,卻不給他買,不管他如何請求。他不明白,其實我也不明白。
但是母親今晚的心情似乎很好,她答應了弟弟的要求:“行,都有,把電視關掉我們走吧。”
“姐姐走了。”弟弟關了電視,拉起還坐在床上的我,就向門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