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可不管陳誌德理解不理解,直接下了他第二張唐王令,甚至直接動用了當王爺以來的第一張諭旨。
是真正的諭旨,金底紅字,加蓋唐王大印。
“這……謹遵王爺諭旨!”
眼看李玄霸把唐王大印蓋在諭旨之上,陳誌德收回要說出口的話,表情嚴肅的對李玄霸一抱拳,雙手接過那諭旨,躬身行禮,走出書房。
……
旱情如李玄霸預料般的發生,西北戰事的戰報也在西北三國起兵之後第四日呈入太極殿。
不過此事早在大唐君臣意料之中,倒是沒有什麼慌亂的。
西邊與北邊城外百姓收拾一下細軟錢糧,坐著派出來的牛馬車進入最近的城市之中。
李靖、程咬金、尉遲敬德,外帶傷勢初恢複就要北上的秦瓊秦叔寶,四大將齊出長安城。
李靖為正帥,尉遲敬德為副帥,尉遲寶琳和薛凡貴等人為小將,率領十萬兵馬和兩千唐王衛,外帶槍宗趙絕塵等三絕和八百武林人士,前往大唐正西麵,對陣吐穀渾、吐蕃十萬大軍。
程咬金為正帥,秦瓊為“暗”副帥,程懷默等人為小將,率領五萬兵馬和一千唐王衛,前往大唐正北麵,對陣撕毀和親條件的薛延陀五萬騎兵。
隨之而去的,是李玄霸的兩條消息,外帶足夠六十萬大軍吃上一年的一千萬石糧食。
給李靖的,“朗日鬆讚,吐蕃之地第三十二代讚普,為增強王權,提拔新貴族,使新貴族地位超越舊貴族,將被毒殺!吐蕃會內亂一年。”
“另,吐蕃之地為高原之地,大唐將士不適應高原天氣,切勿盲目追擊敗亡敵人”
瞧著李玄霸的錦囊,李靖和尉遲敬德商議過後,定下他們的攻擊方略——圍而不打,耗其銳性、錢糧。待其內亂之時,趁亂攻擊,敵人自敗。
給秦瓊的簡單,“薛延陀言而無信,突厥人可打突厥人,試探突利。”
麵對這個信息,秦瓊和程咬金一商量,對突利等原突厥部落用出了大棒子加金錢的政策。
收購薛延陀部落的奴隸,活著的一個二十貫,死的一個一百文。差不多就是明目張膽的告訴薛延陀部落,之前那些劫掠人口的馬匪就是出自大唐。
兩項計策一出。
李靖、尉遲敬德率領十萬大唐兵士陳兵大唐西側邊境線上,每天的小股戰事發生之時,薛凡貴這位李靖新徒弟和尉遲寶琳這位猛將之子一起出手,時時刻刻都在訓練自己的武藝和領兵技巧。
若是吐穀渾的大將和吐蕃國的噶爾·西讚出手,三絕和尉遲敬德一起出手,大將對大將、小兵對小兵,酣暢淋漓的大戰一場。
造成的情況就是,吐穀渾和吐蕃兩國聯手,和大唐打了個平手。
……
西麵平手,北方草原之地和漠北交接之處的戰事倒是可以稱為一邊倒。
見錢眼開之下,突厥人無視了鐵勒人和他們同出匈奴一脈的淵源,每天清晨發兵在漠北之地四處劫掠,搶人口換錢。
而大唐的兵士,在程懷默與薛凡貴帶領之下,也繼續了他們劫掠人口的生涯,不但要換錢,也要拿人頭換取各自的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