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話音一落,聚過來的村民們齊齊對著香案拜了下去,口中大聲應和起來。
“請蒼天佑我藍田縣風調雨順,有一個豐收之年”
“請蒼天佑我藍田縣風調雨順,有一個豐收之年”
“請蒼天佑我藍田縣風調雨順,有一個豐收之年”
村民們三聲大喊後,李玄霸大手一揮,高聲喝道:“開鐮結束,收割穀物!今年開始,先收你們自家的,再收本王的。”
“哦哦哦!收麥子了!”
“太好了,終於能吃到自家的糧了”
……
李玄霸一聲令下後,藍田縣的農戶們跟著歡呼了一聲,隨後反應過來,齊齊停住邁開的腳步,遲疑的看著淡笑中的李玄霸。
陳誌德不解的看著李玄霸,拱手道:“殿下,收糧向來先收主家的,再收莊戶自家的,您這反過來了。”
“本王知道”
李玄霸點點頭,朗聲道:“但是如今藍田縣土地都為本王所有,要是先收本王的,再收你們的,怕是會耗費許多時日,所以先將你們自家的收割完,再去收本王的就好。”
自己的地裏產多少糧食,李玄霸可是不會太在意,反正他回到大唐之後,就沒吃過外麵的糧食,而且他又不用靠著這些糧食過活,收多少都行。
正經是農戶們地裏的糧食要緊,讓他們先收了糧食,心也就安定了下來,再去給自己收糧的時候也就會輕快許多。
“可是……”
“行了,不必說了。”
李玄霸揮了揮手,打斷陳誌德將要說的話,大聲喝道:“王令既下!各家各戶去地裏收麥子去吧,都去都去。”
“走,聽殿下的,收麥子去!”
“阿爹,殿下說啥是啥,去收糧去吧!”
其他人還在遲疑,隨李玄霸征戰一個多月的狼王軍兵士可沒有遲疑,拉著自己家人的手,對左鄰右舍招呼起來。知道李玄霸性格的他們可是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殿下如何說,他們如何做就是了。
“好好好!收麥子、收麥子。”
有人打樣,還在遲疑的農戶們也就不再多想,興高采烈的衝入田地之中,揮舞著手中的鐮刀,收割起地裏那金燦燦的穀物。
“唰唰!”
女人們左手摟著麥子的麥稈,右手輕.握鐮刀,放到麥子下半部,鐮刀輕輕右後方一收,一把黃燦燦的麥子就留在了右手之中。
至於男人們用的就不是鐮刀,而是釤(shan)子,也叫釤麥杆子,傳說中諸葛亮發明的收割農具。
這釤麥杆子是由竹筐、木架、大鐮刀片、拉繩、木把、杆和手把組成。
一個右手握著的木長手把,連接一個盛麥子的大竹筐,加上一個左手拉的木提手,用細繩連接在一起,最中間是一片三尺多長、半寸寬的長刃片刀,這就是整個釤麥杆子的構造。
將釤子置身右側,雙手持釤子兩個木把手,用力向左一掄,釤子飛舞起來,呈弧線將身前的一小片麥子割下,而割下的麥子倒在竹筐裏。
將這釤子掄到身體左側時要及時刹車,讓那割下的麥子騰空飛起再落下,隨後再開始第二次掄。
這釤子收小麥速度很快,一個壯勞力一天能收割五六畝,就以藍天縣人均兩畝地來算,家裏但凡有一個壯勞力,兩天就能割完家裏的穀物。
但這隻是理想狀態,這釤子要求的打造技藝比較高,得是薄鋼片,而鋼對大唐的意義可是不一樣的,所以十戶人家之中,有一戶人家能有著一個釤子就算不錯了。
這還有另外一點,用這釤子除了要有一定的體力外,對技術的要求也相當的高,這釤子掄起來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技術掌握不好,刀刃很有可能傷到自己的腿,那後果是什麼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