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自異世界的魔術(一)(1 / 2)

劍,七星劍,劍柄處刻有北鬥七星文,所以便叫七星劍?是不是太草率了?

十字短劍?雙兵,一手握住一個,格擋,橫掃,貌似很帥的樣子。

矛狹,帶鋸齒的劍。

棠溪,這種劍的名字很好聽。

劍的技巧在自古便有大多數的遐想,其中流傳較為廣泛的的便是禦劍術,又或是專注於法劍的技巧,所謂法劍與道劍的區別便是法劍是手中有劍,道劍是心中有劍。

這是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的描述,在劍之上附加其他的力量,較為常見的就是火焰,火焰斬,冰霜斬之類的,這種情況,劍是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的,或許用一根材質比較好的鐵棒也能實現類似的效果,帶來的後果就是近戰的殺傷力變低。

當然,其實大部分人更傾向於武器本身,就是劍本身的威力,比如說什麼神造武器,傳承下來的聖劍一類的說法。

所以劍聖二字也值得商榷,是不是隻要拿到一把聖劍,拿劍的人就成為劍聖了?因為“聖”是聖劍的聖嗎?劍也是聖劍的劍。

........

“隨便亂看別人的隨筆可不好。”

聽到嚴序的笑聲,我瞥了她一眼,這個家夥平時不苟顏色,在這種情況下倒是不掩飾自己的情緒,當然我也不會有什麼過激的反應,要是不小心泄露自己的秘密,表現得激動和緊張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不過關於成為劍聖這種事情早在以前就放在了明麵上。

“翻書看的時候書簽掉了出來。”

她的這種解釋實在不怎麼明智,所以我接著說

“看文字的時候,隻要不去思考是不會明白其中的意思的。”

她沒有繼續辯解,將《醫學史》這本書合上放到桌子上。

聊天結束之後,電視上新聞頻道的聲音變得清晰了一些:

關於空間重疊的趨勢已經穩定下來,隨後畫麵切換便是太空中衛星拍攝的畫麵,與往常一樣的地球,不過就像是被蟲子咬了一口,蔚藍色的表麵突然出現了一塊漆黑的空洞。那是“不可觀測地”是空間重合交彙的地方。

“不可觀測點”出現在三十年前。

所謂“不可觀測地”有學者解釋過,具體怎麼解釋的聽不懂,反正就是不能觀測了。

不過空間重疊的景象倒是很恐怖,海水倒灌,物質被擠壓向外崩裂。整個天空也染上了一層紅色,如同世界末日一般。這是當時幸存者的“阿特蘭”人所描繪的。

阿特蘭是另一個世界的音譯。

由於空間重疊的地方是在大西洋,也傳出了類似“亞特蘭蒂斯”複辟的理論。總之小道消息紛飛。縱然如此,並不影響普通人的生活。

但要說一點影響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據說已經有學校開設了那邊通用語言的選修課。

每天都有來自“阿特蘭”的趣聞在網上紛飛。奇妙瑰麗的幻想也從腦海裏麵衍生出來。

那是一個如同地球一樣被海水覆蓋率達到百分之70的世界。獨特的戰鬥技巧,能量的運用技藝,如同魔法,法術一般,在地球上被這樣稱呼著。

接下來就是阿特蘭的民族領導和各國領導簽訂合約的場景。

要說外貌,大部分的阿特蘭種族和地球人沒什麼區別,主要在發色和眼睛顏色上麵。

電視上那個領導就是灰色頭發,灰色的瞳孔。

看到這裏,我用餘光瞥了一眼嚴序,她是銀色的頭發和紅色的瞳孔,頭發在腦後被綁成了發髻。

這樣看來小說中有的地方沒有描寫錯,異界的妖精都是銀色的頭發。

嚴序是母親給她取的名,在配合她的整體形象,給人一種冬之妖精的感覺。

我和她從小一起長大。想到這裏我就開始懷疑是不是父親母親把她從異世界拐賣回來的。因為他們是第一批前去異界的學者。小時候為此擔驚受怕了一段時間。

“你幹什麼去?”

看見嚴序站了起來。

“準備午飯。”

“噢。”

在這樣無意義的對白之後,她向著廚房走去。實際上我能夠猜到她準備幹什麼。但是就像是手機在自己手邊,但還是想問一下別人時間。

這到底是為什麼?就在我想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討論一下人類的孤獨感的時候,聽到廚房裏麵傳出來聲音

“沒有鹽了。”

“將就一下唄!”

下意識脫口而出之後,馬上便反應了過來接著說

“這就去買。”

炒菜不放鹽的感覺真的不想嚐試第二次,根本難以下咽。

“路上小心。”

被這樣叮囑了。

樓下並沒有便利店,最近的店鋪在臨近這片住宅區的公路旁。

如今是8月份,抬頭看了看天空,今天的天氣不是太好,陰沉沉的看不見太陽,但是溫度卻絲毫不減。

還有十五天便到了開學的時間,我和嚴序填的誌願都是本地的醫科大學。去別的地方上學總覺得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上學還是放學都需要背著行李忍受無聊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