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方式交替使用,就把火炮裝填彈藥的速度慢、以及不能長時間連續發射的缺陷,很好地掩蓋起來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建昌城內的蒙古人,若想從城門向外發起衝鋒,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這也就是說,建昌城內的蒙古人,就永遠不要想出來了,直到困死、餓死,徹底滅亡……
蘇布地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才猛然間急火攻心,一口鮮血也險些噴濺而出。雖然他隻是騎在馬上,可猶如萬丈高樓失腳、揚子江中斷纜崩舟一樣,刹那間萬念俱灰,幾乎陷於絕望,一個個不祥的念頭也隨即一起湧上了心頭。
此時,若是有其他兵力,從明軍的後方發動進攻,哪怕隻是騷擾一下,襲擊一下,尤其是火炮陣地,隻要將明軍的注意力稍微移開一小段時間,對蒙古人從東城門的衝鋒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蘇布地的手中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了。其他三處城門,也就是仗恃著明軍並沒有發起真正的進攻,否則的話他們那裏自保猶嫌不足,何來出擊的餘力。
若是建昌城原有的兵力,能夠在自保無虞的情況下,又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出擊,蘇布地就完全沒有必要將自己所率領的三千蒙古勇士,急急地進入建昌城了。他們在城外某處潛伏下來,與城內的兵力形成一個裏應外合的態勢,絕對要比如今的局麵好的多的多。可惜的是,不能。
至於外援,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蘇布地在皇太極大營的時候,還多少有點兒麵子,如今他已經離開,那根本就是半點兒麵子也無了。在這種情況下,有誰還會冒著得罪皇太極的風險,來替他蘇布地說上一句話呢!
其實,蘇布地這也是自己在瞎琢磨。
他自以為是發現了明軍的缺陷,可就沒想到這僅是自己真正的管窺之見。
如今在建昌城東城門處,處於雙方交戰的明軍,可是隻有火銃手和火炮手,難道他就不想一想,那王廷臣的五千左右人馬為何一直沒有露麵呢?
明軍此戰的目的,根本不是要趁機攻進建昌城,因此也不會布置過多的進攻力量,隻是以防守圍堵的兵力為主。若是他們真有乘機攻占建昌城的想法,建昌城恐怕絕對不會一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完璧”。
是的,明軍的目的,隻是阻止蒙古人的衝擊,阻止他們出城衝擊明軍的陣地……蘇布地不是回來了嗎,那就一直在裏麵好好呆著吧,想出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因此,王廷臣的那五千與人,就都被安排在了明軍陣地的左右和後翼,以保證戰鬥中明軍的安全,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戰鬥中去。
雖然此前孫承宗也已嚴令其他三處城門之外的明軍,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要堅決阻擊蒙古人可能的出擊,而在東城門外再加上一個保險,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記住本站網址:http://www.11tx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