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殊死一戰4(2 / 2)

第二道壕溝很快也被填出了一條兩三丈寬的通道,然後是第三道壕溝……

當那在第三道壕溝前與明軍對射的五百名蒙古弓箭手快要頂不住的時候,第三道壕溝也終於填平了。

“閃開,閃開,”隨著一連串的大聲呼喝,來不及返回城內的青壯趕忙向兩側躲避,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城門洞那個方向傳了過來。

緊接著,一匹匹養足了精神、也重新上了膘的戰馬,從城內奔湧而出,馬上的喀喇沁蒙古勇士,也是高舉著戰刀,爆發出壓抑已久的嚎叫。

但是,本來很是雄壯的氣魄,還是被一些不河蟹的插曲給玷汙了。

因為是剛剛填入的土石,前兩道壕溝雖然經過了青壯們來回的踩踏,表麵看上去似乎已經很是硬實和平整,可那一匹戰馬,加上馬背上的蒙古勇士,以及蒙古勇士身上的盔甲裝備,加在一起的重量何止千斤。

這逾千斤的重量分散到四隻馬蹄之處,每處也都要數百斤,這數百斤的重量,一下子就踏在表麵上看起來硬實平整和實際上並不是多麼硬實平整的土石上麵,造成一定的下陷也是非常正常的。

一隻馬足深陷土石之中,整匹馬肯定再也無法馳騁,而馬背上的蒙古勇士,也隻有從城門洞至壕溝邊這不是很遠的距離形成的慣性可以憑借,因此他們向前“飛行”的距離肯定也是十分有限的了,他們想要借助慣性衝鋒陷陣的希望顯然也要落空了。

前麵的人馬猛然出現拋錨現象,緊隨其後的戰馬自然有些就反應不及,因此隻要有一隻馬足深陷,往往會引起連鎖反應,受其影響和傷害的也往往數倍於此。

但是,這拋錨的幾十騎,與整整三千蒙古勇士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其餘的蒙古勇士看到前麵出現了狀況,心裏就已經有了準備。在他們衝鋒陷陣的生涯當中,這種事情雖然不能說是習空見慣,可也並非鮮見。他們憑借嫻熟的騎行技藝,輕帶馬韁、或者用馬刺輕磕馬腹,戰馬也仿佛充分理解了主人的意思,稍微調整了幾步方向,繞過這些障礙物,然後又是接著全力向前衝擊。

第二道壕溝……第三道壕溝依次越過,“前麵閃開,前麵閃開,”他們一邊縱馬奔馳,一邊高聲呼喊前麵的蒙古弓箭手閃開他們衝鋒的道路。

可是,他們這個擔心似乎有些多餘,因為他們衝過了第三道壕溝時,才發現本來那五百名的弓箭手,此時已經所剩無幾。

在不知不覺之間,在他們忙於填埋壕溝,忙於整備戰馬準備衝鋒之時,明軍火銃的射擊密度也在悄然增加。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蒙古弓箭手也給他們造成了一些殺傷,可畢竟還是有著六百多支火銃。

這六百多支火銃,對付對麵的五百個靶子,即便不是一槍一個準兒,多數情況下都是兩三粒彈丸幾乎同時擊中同一個目標,那你也掂量掂量……還需要多長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