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稻田守望者(3 / 3)

歐文兢和黎佳倩並沒有在這個有些炎熱的暑假裏過得暈暈沉沉,因為來這個田園般的圍墩村是不會讓人熱得難於忍受的,這裏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使人涼爽,沒有城市裏那種到了夏天就任憑高溫炙烤的受罪感,住在農村的好處就是接近大自然,能舒適地受大自然這個空調調節。他倆在周傑勤的熱情挽留下被安排在圍墩村小住了一個星期,在這裏他倆出門就可以欣賞一望無際的稻田,真是開闊無比,在此期間他倆可以去清澈的河邊撿些鵝卵石開心地打水漂,去亮麗的湖邊踏著細沙輕鬆地散步,去茂密的樹林裏呼吸氧氣十足沒雜質的空氣,去牧場盡興地奔跑活動身體,可以吃到本地產的無公害食品。在圍墩村小住幾天後他倆是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裏,因為他們還要回到他們需要工作和生活的海京,那個他必須生活和工作的城市。

歐文兢想想城市裏麵熙熙攘攘的局麵和大學裏麵的大學生們都向往城市生活的思想不由感到很扭曲,他認為農村這麼一片廣大天地其實也適合很多人才去發展的,將來農村是很多人才實現價值的去處,農村那樣的環境也可以被人打造得美好,社會上的人們和大學生們其實不必要在生活和工作上把農村和城市劃分兩個等級,如果在農村好好發展和生活決不比城市差,沒必要把城市作為機會、幸福、舒適的代名詞,機會、幸福、舒適這個代名詞應該屬於農村,至少在將來是這樣,其實城市那些難找到合適工作的人才去農村發展為農村的事業作努力的話,那會有前途的,因為那裏太需要人才,那裏也很容易被人打造,生活在那裏也非常令人幸福,就怕人才們不轉變落後的生活和工作觀念。

在當今的城市中很多人確實充滿了無耐,他們要對付可以逼死人的房價,早起晚歸的生活工作規律使城裏人都有著嚴重缺乏睡眠的狀況,高壓力的職場競爭使他們常處於亞健康狀態,人才市場上經常擠滿了尋找生存機會的求職者,勞動者們領取每個月的工資是很吃力地對付著市場上的物價,談不上質量的快餐在他們一日三餐中占了很大比重,隻要出門就要乘坐擁擠沉悶的公汽或遭遇能影響考勤的嚴重堵車。現在絕大多數大學生們都把自己的發展區域定位在了城市,認為自己畢業後出社會去城市發展是天經地義的,把城市作為機會和落腳點的代名詞,農村這塊天地好像根本不能作為他們發展的談資,尤其是那些辛辛苦苦從農村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們,如果叫他們畢業後再回農村發展的話他們會無地自容的,他們甚至會很封建地感覺自己對不起祖宗,農村對當代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是個沒理想的地。這些狀況對別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但對歐文兢來說太令他鬱悶了,因為歐文兢看了圍墩村這個要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進發的村莊後就更感到現在的大學生們眼光太窄,因為那些大學生們雖然是個知識分子但他們並沒有把眼光望到除城市之外的可發展之地,他們沒有意識到城市有限的機會會限製他們才能的發揮,他們更沒有想到城市之外的地方會有著城市裏麵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說來說去還是他們不敢幹不敢想;總之農村也是個好去處。

回到海京後的歐文兢和黎佳倩似乎有些失魂,因為圍墩村這個“桃花源記”式的地方使他倆的留戀情緒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他倆真狠不得就永遠住在圍墩村。

歐文兢每當晚上望著窗外遠處燈火輝煌的高樓和密密麻麻的汽車時,感覺城市非常缺乏自然元素,他想,如果再給一次讓自己重新選擇發展的機會,那他自己肯定選擇去有田有地充滿自然氣息的農村發展。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