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後的夏楠在家鄉的那個小縣城做了段時間小買賣,他沒資金去做象樣的生意,隻能做不體麵的小買賣,屬於“流寇”類的“非法”小販;他在上大學這條路沒戲後就開始在街道邊擺些地攤賣些廉價的電子小產品,如什麼電池、手電筒、小耳機等這些便宜的小商品,這種成本較低產品簡單的生意是他走向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他對電子產品似乎很感興趣,在學校時他就常擁有同學們都感到新鮮的電子產品,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弄來的這些產品,反正不是偷的,都是些在市麵上很難買到的電子產品。夏楠在擺地攤的那段時間裏雖是做些蠅頭小利的買賣,但他還是很有勁地幹著,他做擺地攤的活兒經常是一擺就是一整天,這必不可少地經曆著寒冷的冬風襲擾和接受著夏天熱浪的煎熬,有時還要受到那幫城管工作者的驅趕,原因是在城區亂擺攤子是非法的,還有就是這個可憐的生意會影響市容,人家才不管可憐的擺攤人是為了養家糊口,他們甚至像貓捉老鼠那樣對待擺攤人,倒黴的一些擺攤人會充滿恐懼地被城管沒收掉貨物或工具,這些倒黴的擺攤人想不通:自己隻是憑勞動憑辛苦來得到報酬,沒貪汙沒受賄幹嘛要被人捉弄?而那些貪汙受賄沒良心的所謂官員和奸商們卻活得像個王八;另外正當商店也很警惕這些地攤生意,在那些正當商店看來,像夏楠這類的地攤生意是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對他們的正當生意有不小的威脅,因為往往非主流的東西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取代主流的東西。
夏楠在家鄉擺了半年地攤後就收攤了,他選擇了外出闖蕩,他的誌向肯定不是定位於此,他也沒有賺到所謂的第一桶金,隻是養活了自己,另外他用賺到的錢給他母親提供點家務費;他以後創業的很大勇氣來自他擺地攤的經曆,擺地攤給了他很大的經商啟發,擺地攤的經曆也使他有一股想成為老板的衝動,總之擺地攤的經曆給他儲備了極大的能量,這就是他在擺地攤時得到的收獲。
愛打拚的夏楠早就意識到呆在老家肯定沒有前途,因為在這裏沒有他施展拳腳的地方,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業不可能在老家的那個不發達的環境裏得到很好發展,人就是有再好的本事和才能,但沒找到用武之地也無法施展開來,最終會慢慢“生鏽”;於是他就“漂”了,“漂”是痛苦的,但“漂”也會使人變的更加聰明和成熟,夏楠的成功離不開“漂”的那段經曆。夏楠到外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電腦生產廠家做產品包裝的臨時工;那段時期電腦產品剛剛興起,那時也是個電腦暴利時期,因為電腦在這個時期成為流行、時尚、先進、科技、高效、前衛的東西,稍微有點條件的人都會買一台來用以顯示不落後,當某種物質、意識和觀念被廣大人群接受時就會出現普及,像電腦產品這種物質的普及必然會引起大麵積的市場消費,有了大麵積的市場消費必然會使電腦生產商家充滿盈利機遇;那時電腦產品在電子產品市場上需求量很大,電腦生產廠商在那段時間還不多,所以市場競爭不激烈,這倒肥了那些電腦生產者,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劃定出售價格,賺的一塌糊塗,不少創業者就因為做與電腦相關的產業而邁入富人行列,由以前的衰樣變得像模像樣。在電腦生產企業打工的夏楠耳濡目染很有感觸,他認為電腦這東西其實也不難生產,盡管他是個包裝工,但他看到了電腦生產的全過程,認為國內生產電腦的企業都沒什麼技術含量,基本上都是加工型的,這些看起來高科技的企業嚴重缺乏研發能力,他們更搞不出什麼創新或突破性的技術,極其缺乏軟實力,國內的電腦生產企業幾乎都是拿國外的零件來組裝,尤其是核心部件幾乎都依賴進口,他們把這些“拿來”的東西組裝成漂亮且唬人的整體,然後貼上自己的標簽就成為了自主品牌,然後拿出去狂賣,對於這些“高科技”的企業來說大把地賺取老百姓的錢才是根本,他們幾乎不考慮產品能惠民和自主研法減少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