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十二、十三(2 / 3)

“不太清楚!”

“聽說,市裏有領導在咱們縣蹲點:今天積效工資的補助款必須發到老師手裏——天明不過宿。”

“太好了!終於有人管咱們了,要過年了,咱們沒錢花,黨中央國務院關心著我們!”

“沒見新聞聯播嗎,**和**到基層慰問老百姓,看百姓生活的怎樣?過年了,手頭寬裕不寬裕?”

“這一代領導人,真能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啊!”

“不說那些了,我們還是關心關心我們的補助款什麼時候到位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

第二天,一個接一個,大家陸續來到辦公室。

趙清脆今天穿了一件血紅色長及膝蓋以下的大衣,頭頂一圓形白帽,精神抖擻地走進來,滿臉帶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見屋內已有三四位同胞,高興地雙手擊掌,大叫一聲: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的補助款上卡了!中一的每人發四千九!高興吧,大家!”

她的話,把一直以來人們心頭的疑慮化成了現實,人們怎能不高興?

李詩曼高興地蹦了起來,餘美豐高聲吼叫了一聲。夏雨蓮高興地拍掌叫好。

每一個沒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進來後大家重新再向她說一遍,看她高興成什麼樣子。聽到這個消息,人人臉上都煥發了光彩。大家沉浸在無限的歡樂中。

好事還在接二連三地像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向她們,又一次工資補貼款上了卡,每人三百,共二十四個月,這樣每人又可以以領到七千多元的人民幣。

辦公室裏沸騰了。人們蹦啊跳啊,手舞足蹈,高興得連課也上不下去了。

還有一筆款項是:每人170多元,補六個月,這樣每個人又可以得到1000多元,這次的款項是支取現金,但當人們高興地擠到總務處領現金時,卻發現應該到手的鴨子卻不翼而飛了,原來住房公積金每人每年扣去工資的25%,這樣一扣,每個人所剩無幾。人們一直期盼著拿大書包往家扛錢,以為錢多得拿不回家,沒想到當錢真的到手時,卻隻剩下區區幾百塊錢,那種失望,就像美妙的夢境瞬間破滅一樣,心裏一下子失去了熱情高漲的情緒,變的像喪家犬一樣耷拉下兩耳,夾起了尾巴。甚至有的老師嘴裏詛咒著離開了現場,他們被強烈的失望打擊得無精打采。

最後還有一件讓大家高興的事是:十三月工資照發不誤,這項又讓大家高興的無以複加,大家都以為,發了這麼多項錢,也許沒有十三月工資了吧,或者他們心裏想,國家真是厚待自己了,十三月工資即使不發也接受的了。實在出乎意外,十三月工資仍然有,而且還比以前多了!

有關補發工資的事,辦公室裏各位老師每天都期待彰一顯能帶來好消息。彰一顯的老頭在財政局,她的消息是最可靠的。

這天,她神秘兮兮地湊到大家耳邊,用低而輕微的聲音向大家說:

“知道為什麼給我們發了拖欠這麼久的工資嗎?”

“誰知道呢?”餘美豐快人快語,

“就是不給我們漲工資,我們敢為了自己的生存權力去奮爭嗎?

“不敢!

“我們誰不怕丟掉自己的飯碗?”說出話來聲調高昂,連用問句,讓人聽起來,增加了力氣,平添了憤悶。

“就是!”

“我們隻有埋頭拉車的份,哪敢喊半個‘不’字?”

“對!這就叫隻讓牛拉車,不讓牛吃草!”

別的人隨聲附和。

彰一顯的話被餘美豐打斷了,她趁大家稍稍喘息的空當,接著剛才的話題說:

“現在,市裏的工作組住在我縣,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一天不解決,他們就一天不撤走!非要親自督導到底不可,而且下了死命令,月底前補發教師工資必須到位,要教師手裏握上錢!”

“噢——

大家恍然大悟地長歎一聲,

“原來是這麼回事!”

“怪不得這次年前的錢發的讓人這麼痛快!”

“按國家政策,三年前我們的工資就應該漲到這麼多,隻是我們縣沒有錢,一直沒有給我們兌現,現在,要過年了,國家三令五申拖欠工資問題,借此東風,已退休教師們組織起來,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述此事,當即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成立了專門委員會,下基層解決此問題,拖欠我們工資問題才得以解決。”

彰一顯一口氣說了以上的信息。

看來,很多問題如果民不究,上不管。

看來,很多問題,民應究才能得以解決。

十三

錢袋子鼓了,辦公室裏人們的情緒更高漲了。大家熱議的話題是:過年給父母多大的紅包。

胖墩墩的餘美豐搖晃著一頭的卷發,說起公婆情緒顯然有些激動,聲音不覺高出平時:

“我家弟兄四個,每人每年給公婆300塊錢,10斤豬肉,10斤粉條,還有……”

不等餘美豐把話說完,夏雨蓮就搶過了話頭。

“不多,不多,我們發這麼多錢,給老人300元,那還叫錢呀!

“我家老婆婆,每到冬天在我這裏住一冬天,四個月呢,我每天讓她一個雞蛋吃著、半斤牛奶喝著,養得她壯壯的,我婆婆逢人就誇,‘還是沾了老小的光了!要不是每年冬天到城裏住一冬天的暖氣屋,我能活八十多歲?’

“我婆婆今年八十八了,我就是天天讓她吃山珍海味也不怕!她還能再活八十八?她已經是有日子可數的人了,待她好一點良心安心!”

“你還給婆婆零花錢嗎?”餘美豐不滿地問。

“偶爾給一點,不過,她一般不下樓,歲數大了,下不了樓,給她錢也不能花,都是我給買,買上什麼,她就吃什麼!可咱一點也不虧待她!”

夏雨蓮對待婆婆是一屋子人的典範,她婆婆在她孩子還小時,虐待過她,當時,她丈夫在部隊當兵,她一個人在家又教學,又帶孩子。她婆婆不但不加倍照管孩子,還一再刁難她,到上班時間了,沿街找不到婆婆,隻好把孩子暫時放到嫂子家,那時,在她婆婆的陳舊意識中,認為她以後肯定要到城裏上班,不會在農村滯留多長時間,對她再好,沒用,到時她一走,準沾不上她的光!

現在,她對婆婆這麼好,很多人心裏不以為然!

餘美豐就是其中之一。

夏雨蓮的話是對餘美豐話的一種反駁,餘美豐想想也就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