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遷移 第二章 (二)(2 / 2)

“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倆人剛從飯館裏晃悠出來,眨眼外麵就黃沙滿天,幾乎看不清汽車停在哪裏。滿天風沙“嘶嘶”地呼嘯著,把天刮的跟地分不清,遠方泛出悶悶的紫紅色,一會兒又成一片黑壓壓的,像是一下到了晚上,搞得人分不清到底是幾點鍾。大風中夾著的飛沙像細碎的小尖刀,剌得人臉上身上生疼,路上東躲西藏的人們捂著臉,緊眯著雙眼,縮著脖兒,邊疾走邊“呸呸呸”地往外吐嘴裏的沙子。小劉借著酒勁兒央求師傅上手試試車,他盤算的是趕緊把車開順溜,好好給剛介紹的漂亮對象顯擺顯擺。張全勝天生耳朵根子軟,經不起別人的軟話和客氣,沒怎麼費勁,他就把駕駛座讓給徒弟。

全勝坐在副駕駛上,徒弟小劉興奮地把著裹著黑色膠皮的方向盤,腦子裏緊張地琢磨著油離配合,手擋變換。這輛車被他操空著,還算平穩地行駛在飛沙走石的解放路上。這條路兩旁店鋪林立,解放前就是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有很多知名的老字號都開在這裏,據說晉商喬致庸也曾在這條街上叱吒一時。解放後,經過幾回改頭換麵,依然沒有改變它商業中心的地位。特別是在文的混亂狀況得到平息後,久違的熱鬧街市景象再次出現在市區。而平時,這條街上總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比別的地方格外熱鬧些。

全勝雖然喝下多半瓶白酒,但以他的酒量,頭腦還是清醒的。行駛不一會兒,他不放心地跟小劉說:“改天領你去大水卜洞那兒練哇,這兒人多,撞上就麻煩啦。”小劉很聽話地換到副駕駛,把胳膊搭在車窗上,眼睛偏向外麵,悠閑地觀望著路邊的熱鬧。小劉二十出頭,家在郊區劉堡窯子,很少到街裏逛,市區的一切對他都很新鮮。國營小賣部裏擺滿煙酒糖茶醬油醋,糧油店裏碼放著像山一樣高的粗糧和細糧,交完糧票和錢的人們撐著麵口袋從大漏鬥子下接糧食,接完一個走一個,糧店門口牆上、地上都被麵粉末鋪出一層薄白,生麵粉的香味彌散空中。鮮肉鋪裏一條條紅潤地牛羊肉掛在大鐵勾上,羊肉特有的腥味飄散到馬路上。國營理發店的師傅們正在皮帶子上磨擦著剃刀,給塗好滿臉白沫子的男人們刮臉。百貨大樓裏的貨物也多起來,出來的人用網兜子拎著剛剛買到的鞋襪、衣衫……此時,更加猛烈的一陣狂風把人們紛紛叫出來關門,有的小店還在門窗上擋上一條條木頭板子。

城裏主要有三條大馬路,和平路、解放路和勝利路。這幾條馬路上平時主要走的是“叮鈴鈴”響的二八自行車,偶爾經過從茅廁掏完糞尿,一路嘀嗒著的驢馬車,汽車難得經過一輛。他們開著車從解放路拐出來,經過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行駛到和平路。和平路是日本人侵占包頭時讓勞工修出來的,路麵是大塊大塊拚接起來的砂漿混凝土,兩大塊並排一直往前鋪,中間的縫隙正好當伸縮縫,這條路修好幾十年,沒出現大塊損壞,依舊在使用著,大塊混凝土的邊緣磨得亮鋥鋥光溜溜。

張全勝開的是輛天藍色客貨兩用三菱汽車,車牌編號00903。這輛單位惟一的汽車載著酒足飯飽的師徒二人,繼續頂著風沙行駛在主街道上。小劉早就學會鼓搗車裏的設備,他把抽屜裏的磁帶取出一盤,往收音機下麵的卡帶槽裏一插,這時尚的新玩意兒裏麵,馬上就飄出況味悠遠二人台男聲:“哥哥想妹妹呀,呀,想妹妹……想你想成個迷糊眼,豬肉燉菜哥哥我忘記擱鹹鹽……夜兒黑將來哥哥躺在炕上烙烙餅,夜夜把妹妹的姓名名念……三十裏的明沙二十裏的路,半個月眊你十五回,把哥哥我跑成個羅圈腿……央求妹妹你狠一回心,拋下雙親跟上哥哥去私奔,咱們騎上騷豬去大同,哎,就咱們倆個人……”兩人聽著聽著,露出男人之間會意的笑。

單音道的歌聲順著馬路飄蕩,像台流動播放機,引來路人側目,小劉也風光了一路。此刻,中午喝下的西鳳酒,在肚裏蕩悠悠地順著胃管往頭上爬,全勝的頭開始暈暈乎乎,身體有些輕飄飄的。拐進哈葉胡同後,又刮起一陣大沙塵,拌著幾個響亮的幹雷,裹著沙子順著馬路往南滾,天邊的烏雲壓將下來,眼看著雲層裏厚重的雨水憋不住得要掉下來,“雲往東一場空,雲往南水推船”,張全勝腦子裏冒出老娘一看見變天就叨嘮的幾句話,他把腦袋從左邊車窗伸出去望了望,雲這是要往哪?剛把頭縮回來,恍惚聽到一聲怪叫,又慌忙把頭探出去。“壓住人啦,停車哇!哎,哎……壓住人啦,停車哇!還走了!?”全勝下意識地踩住刹車,再往後甩眼一看,一個男人跌坐在左側車輪旁邊,屁股底下還壓著幾個新鮮的驢糞蛋子。

全勝當下腿一軟,腰一慫。